——忆于永正老师的一堂课
2018年12月8日凌晨六点零二分,一代名师于永正去世,全国教育界一片哀悼!各界媒体纷纷发文,沉痛悼念于永正老师。
我不仅震惊了,打开微信,朋友圈里也被这个消息刷屏了!一代大师离世,从此小语届少了一面旗帜。
我曾经多次间接听过(在《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中学习课堂实录)于老师的课,例如:《爱如茉莉》《草》《一株紫丁香》《第一次抱母亲》《翠鸟》《梅兰芳学艺》《口语交际——传话》等等,但在现场听于老师的课只有一次,那是在1999年秋,在三门峡听于老师执教《全神贯注》一课, 当时,听完后感觉挺奇怪: 于老师的课堂完全不像平日里听的名师课一样,花里胡哨,严阵以待,师生都很放松,整节课也没什么花样,幻灯片?压根没用,就是一根粉笔一本书,但孩子却在老师的带领下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识字学词、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
一、从名人名言到凡人妙语——开放的课堂上人人是主人
在两课时的教学中,于老师先和学生背诵了几句名言;接着出示茨威格在罗丹工作室里说的那段“名言”,让学生读这段话提问题,继而读课文解决问题;然后于老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积极读书,直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最后让学生写名言,谈谈自己读课文的感受。这堂课延续了以往精品的艺术魅力,给新世纪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全面开放。以“名言”贯穿整个的课堂,既起到了串休引线的作用,又确实让“”名言编写”走下神坛,成为人人能做的,接地气的事情。
“文贵自得。”咱得自然体会各不相同。学到这儿,于老师又安排了一个更能充分展示个性,体现主体的环节——学生写“名言”。
“其实,名人写名言,老百姓也能写名言,农民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老人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我们在座的是未来的名人,都能写名言,读了这篇课文,感触很深,也一定能写。比如我写一句:‘啊,干什么事都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你们根据这件事,各人也写几句,写好后画上破折号,并写上名字,未来的什么家xXX。”于老师引导鼓励着学生。
数分钟后,一个个名字‘诞生”了。
“最有出息的人是最谦虚的人。未来的诗人X X X。”
“生命是人类的保护神。未来的作家XXX。”
“学问是学与问的结合,只有学和问,才能学好学问。未来的科学家XXx。”(众鼓掌)
“学习是我们的母亲。”
(“怎么理解师问。“学习能给我们营养,就像母亲哺育我们,给我们乳汁。”)
‘写好一篇作文,也要盖上湿布。”(笑声)师问:“什么意思”生答:“写好作文,还要修改,干什么事都要修改才能更好。”
“大胆地去做吧!”
“不要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
还有许多经典的“名言”,我们不能全听到,于老师对学生说:“大家把名言送给听课老师,请老师指教。”但我能从那些老师会心的微笑中已经想象到了……
二、熟读深思子自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
印象深刻的是于老师对朗读的指导艺术,“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于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所以于老师教《全神贯注》主要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围绕读书安排课堂结构,一切从学生的学着眼,强调读书自悟,准确把握学习的心理精心安排,有序、有情、有理。
第一次读书,学生读了茨威格的话提出问题:茨威格是哪国人干什么的罗丹是谁获成格是在什么时候说这段话的这时,老师说:“这些问题在一篇课文里写了。”然后发给学生教材,指导书写课题后,学生读第一遍。
学生提出问题,自然急于找到答案,拿到教材读得投入很快找到了答案,课文的故事也大概读懂,由此可见第一次读书目的就是让学生读懂大概内容,这符合儿童当时的心理。
“如果作为课外阅读,咱们可以下课了,可这是一篇课文,要能有感情地朗读,我担心的不是你们不懂,而是能不能有感情地读出来。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相信你们会谈好,生字看拼音。”学生开始第二次读书,这次给了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学生读了两遍。师巡视中激励着:“看谁读得最充分”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于老师就是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读好。这次让学生逐字逐句地读两遍,目的是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
学生读得如何呢师安排了第三次朗读——指名汇报读书。这次并不要求学生一读到底,”而是在长句处、难句处指导多练,全班参与读好;在生字处,指导写字。显然,这一次读书目的是读通顺,随文识字学词。
书读了四五遍,学生基本上能读通顺了,于老师又安排了两组读书比赛。第一组是各学习小组选出一名读书基础差的比(注:师请一位学生选,只是与她耳语请她选朗读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同学,并未直接说明,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第二组是各学习小组的读书组长与老师比。
于老师安排的高明倒不在于比赛本身,而在于比赛之前的准备。第一组比赛前,他让四个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帮助准备参赛的同学去练习(离开课堂),此举大大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练得非常投入。借助摄像机跟踪拍摄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各小组的学生或讨论,或示范,或提示,参赛的学生更是认真地练,虚心地听。以至老师连喊三遍“回到课堂上”,学生才言犹未尽地回来,还不停地叮嘱本组参赛的同学。这种互助读书,达到了互助相长的效果。
前前后后,读了七八遍书,大多数学生已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接下来的名言创编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结构安排正是充分考虑学习主体——学生的学情,充分遵循“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母语读书内化的学习规律而精心安排。
小孩子读书时喜欢拖长腔调,特别是齐声朗读时。读题目时就暴露得很明显,可在平时的公开课上,不都是这样的吗?于老师就“揪”住了这一点不撒手,仔细讲解朗读的要领,一遍一遍示范,学生一边听一边揣摩,直到慢慢纠正了这个错误。
在学习“端详”“全神贯注”这些重点词语时,于老师让一个女生扮演雕像,一个男孩子扮演罗丹,先“端详”再说话,用动作演示的方法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语。罗丹的朋友在被忽视以至于被关在画室时,那段对话时,于老师发挥了自己的表演天赋,极其夸张地来了个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津津有味,再次体会了茨威格对罗丹忘掉自己的不满,进而理解了“全神贯注”这个中心,不着一点痕迹。“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于老师在谈到怎样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时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
时光飞逝,近二十年里于老师还留下很多节精彩的课,无论哪一节课中,“一切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的学生观,“以教材为例子”的教材观,“课堂充满无限可能”的课堂观,都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如今大师已去,我辈小语人唯有扎根课堂,着眼学生,放眼广阔的生活空间,做实实在在的语文,才是对于老最好的纪念了。
(雒红梅,1977年,中小学语文一级教师,三门峡市骨干教师,热爱读书、写作、吟诵,对家庭教育、滚动作文、吟诵教学有一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