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今天很荣幸可以在这里用中午跟大家分享这个题目。其实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1年,那个时候我一句中文都不会,周围的老外都统统认为,你要是学会中文你必须投资5年甚至是10年。而且最后的结果不见得好,我就觉得而且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把中文学的跟中国人一样好,当然我那个时候觉得那个可能需要两年或者是更多的时间。想不到6个月的时候,我完全可以用中文生活和工作,一点障碍都没有,那这个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从很小的时候,我对快速学习和发挥人的潜能是有兴趣的。我10岁的时候已经在看跟心理有关的书,所以我一直对心理学关于如何发挥人的潜能是有兴趣的。所以读大学的时候(包括研究生)我就是读心理学。心理学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你可以用心理学的方法,思路,工具,来把一些特别成功的人的心智模式,战略思维以及他的行为规律全部复制下来,然后可以用在普通人的身上,这样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这样发挥他的潜能。我想问在座的朋友谁能够自己画自己的像,(下面人都沉默)一个人都没有,呵呵。好,其实实际上很多人都认为他不会画画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要画画需要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事实非如此,有5个原则跟人的认知有关。你只要掌握这5个原则,你完全可以画自己的像。这是学5个原则之前的一个人画的(画的很难看),他学了5天的这5个原则画成这样的(画的很逼真)。我知道这是真的,因为这是我以前画的。我学会了五天的五个原则之后,我能画成这样,这个当然不是什么国际水平大画家的那种画,可是我可以在5天内从不会做到会。所以我们能够总结的说,任何人可以在5天内从不会画画学到会画画,语言也是一样的,可以在6个月之内学会任何外语,只要你使用合适的原则。我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叫周伟,是二十几岁,从澳大利亚去荷兰,她要学荷兰语,她到了那里,每天用好几个小时在那儿学习,但是她周围的人都会跟她说,荷兰话特别难学,外国人不能学荷兰语,或者是你没有什么语言的天赋,或者是算了,你别浪费时间,甚至有人跟她说,哎呀!你说得太难听了。结果她就基本上放弃了,特别沮丧。她觉得她一辈子都学不了什么外语了,然后无意中他发现今天给你分享的原则,然后他自己就搬到巴西去,开始用这5个原则在葡萄牙语的学习上,结果6个月内,她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总共有5个原则和7个行动。我们从5个原则开始吧,我想问,谁背过英语单词,有没有?我想大多数现在的中国人都有这样背单词的经历,而且我相信大多数人背单词效果都不好,对不对?怎么背都背不会。那第一个原则就是从与你有重要关联的东西开始学起。这第一个原则完全可以帮助你知道为什么背单词效果是那么不理想,也会给你提供一个学习的好方向。怎么理解第一个原则?首先我需要你们跟我一起想象,我们一起去北美森林走一走,在那个漂亮的风景里走一走,轻松快乐,然后享受那个景色,然后你在路边发现有一棵树,树上掉了一些皮,你可能注意,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如果你没注意到树上掉皮了的话,那么往前走几十米,在小溪旁边你发现泥里有这么一个标志,这你这个时候就一定会开始注意,因为如果你不注意的话,再往前走50米,很可能遇到这个大熊,我猜你在这个时候肯定会开始注意。因为刚刚第一次看到那棵树,他掉皮的样子对你来说没什么含义,也没什么意义,但是你遇到大熊冲上来的时候或者是有其他危险,你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大熊在森林里边,到处走,用爪子抓树皮。这时你发现这个掉皮是有含义,它代表你很可能在前面会遇到这个大熊。这时这样任何帮助你生存的信息,对你来说就都有重要关联。什么叫重要关联,其实,它来源于一个词儿,英语里的relevance(关联性),反之,它没有重要关联,你就没办法记住他了或者很难,所以这就说明为什么单词怎么背都背不会,因为你拿单词书来背,而里边的这些单词跟你个人没有任何重要关联,因此你不会给他很好的注意力,所以你就不会记得了。当然有的人会说,但是考试对我来说,应该很重要的吧,这个应该有一个重要关联,那我必须的得问,考试对于你来说有多么重要?是不是比谈恋爱还重要?是不是比看足球赛还重要?如果不是最重要的,那么也没有重要关联(所以,背单词一定要从日常用语开始背,因为你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与人交流的时候会用到它们,这个关系到你的生存,所以对于你来讲有重要关联)。有的人说我没有女朋友,我不会玩儿体育。我就是为了考试而生存,我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是考试,所以这样的重要关联应该是足够的,因此我应该能学的好吧。其实连这样的我也要说,背单词在本质上是错误的。我们拿一些英语单词来说,你应该发现了一个英语单词基本上对应的中文意思有几个甚至是几十个,而且都是孤立的没有关联,因此就分散你的注意力,你根本没办法固定它的含义。所以很难记住。有的人记忆力是很好,即使你的记忆力很好,你你能够把几百个甚至是几千个英语单词都记下来,你敢开口说话吗?我相信大多数人不敢开口说话。因为他害怕,他说话会犯一个母语者小孩都不会犯的错误,所以背单词达到一定程度的原因,大家都很明白的。那就是单词是有上下文的,不是随便拿一个去用,你必须懂那个上下文,才能正确运用单词。。那怎么去正确背单词呢?有3个方法,一个是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新单词),一个是上下文的学习(通过读文章来学习新单词),一个是词组(把它放在短的词组里背)。说一下场景,比如你在越南旅游,有一个晚上不小心吃错东西了,第二天很后悔,你在街上走一走,很想上厕所,急了,旁边有人,你就跑过去,想问他厕所在哪?他看着你这个状态,就明白怎么回事,手指着那个方向说一个越南语的“厕所”,那你就明白了。这个新单词救了你一命,又是给了你一个一下子学会了一个外语词的机会。因为我们单词是用在一个真的场景里面,你在真的场景里面遇到你所需要的那个单词,你都会很容易记得(所以,平时多与当地人交流,是你学单词最有效的捷径)。第二个上下文也是这样,因为你周围的单词都懂,所以里面一些新的单词就比较容易理解,然后第三个词组,你可能没有听过,词组是几个单词在一起代表1个含义,词组比单词要重要,因为词组特别容易把单词的含义固定下来,便于你理解和运用。当然我刚才说重要关联是跟生存有关,或者刚才我说的那个紧急的情况,其实不需要那么严格,只有学习的外语内容跟你个人的目标有关,这对你来说就是一个重要的关联,因此你就会给这个外语内容一个比较多的注意力来学,你就会掌握它。所以第一个原则就是从对你自己有重要关联的外语内容开始。有很多人觉得他学外语不好,就是因为他语法不够,或者他不敢开口是因为他没有累积很多语法的规律。
第二个原则帮我们知道这个思路的对错在哪?在说这个之前,必须先说工具这个概念,你知道吗?人类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特别善于创造、制造和利用工具。工具不只是螺丝刀、车、电脑、锤子、笔这些东西,也指程序,数学公式。任何方法都是一个工具,语言也是一个工具。那每一个工具是帮助我们打造不同的目的,语言这个工具是帮我们达到什么目的呢?就是帮助我们把心里边的感觉和大脑的想法跟别人进行交流。学任何语言跟学车一样,大家都很清楚,为了开车你必须坐在车上,摸方向盘,摸排档,踩油门,而且你越摸越熟练越精致,学语言也是一样,你要把语言当成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这点是特别特别重要的,语言不是当一个课文来学的,语言是能满足你生活这个重要目的的一个工具,一个单词就能做到这个结果。我刚刚到北京的时候,我学的第一个单词是“怎么样”,因此我到处走,然后跟人打招呼“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我相信三五天内我就说了几百遍,我不是在学,我是在不停地用(这一点很重要)。学英语的时候,你可能学了morning这个词,你会了之后,不是忘记,而是马上拿出来就用(这是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学完以后就忘了。),你见到同事,你见到朋友,你就应该挥手打招呼,morning morning,是这样拿来用的。记住只要你会了,就要马上运用它,这是第二个原则。
有没有发现有一些人,智商都差不多,同时在学外语。有一些学的很慢,有一些学的很快,他们之间有这样的区别。学的快的人含义先词汇后(意思是在不会写这个单词之前他就知道这个词的含义了。因为先理解这个单词或这段课文的中文意思后,你才能很快能听懂并掌握它,这就叫做“可明白输入”,就是在理解它的中文意思后,你再大量的去做像听,发音,拼写这样的输入练习),可能你会觉得很奇怪!其实我是无意当中碰到这个原则。刚好我1981年到了北京,所以我跟几个同学觉得我们可以用这个时间去北戴河玩,所以我们跑出去坐火车,坐到北戴河,玩儿了两天,然后我们又回来,因为很快就开课了。到了火车站没票了,怎么办?那上车补票,把我们给送到餐车里面去了。然后刚好有一个乘警对我们有兴趣,走过来,坐下来开始聊一聊,他不会英文我不会中文,那怎么办?他就用手势,用表情,问我哪儿来的?你多大啊?你一个月赚多少钱?经过他的那些手势,我就一步一步地明白,他在跟我沟通什么?最后我会了几个单词,而且总体而言,我都能明白他的意思,但是下车我就不怎么想这些了。3个星期以后呢,太有趣了,周围的人在说中文的时候,我居然听懂了。但是我没学过,这是怎么来的?哎,想起来了,原来就是那个在火车上的那个晚上,那个人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是潜意识获取了这些单词,所以我能很快地掌握它。所以这第3个原则(就是当你先理解沟通的含义,你就会下意识获取语言内容。)非常地重要,当你先理解沟通的含义,你的潜意识会帮助你自然获取,这是第3个原则。
第4个原则跟发音,听力,记忆都有关系。有的人觉得听力不好或者他是哑巴英语,说不出来,那他怎么解决背单词?有的人就不敢开口说话或者说话的时候别人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他怎么解决背单词的问题?甚至有的人分析语法,觉得需要学很多概念,累积很多知识才能用语言,这些想法统统都是错的,为什么?这个答案在于人的生理上。要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台湾的,他学英语学的特别特别的好,在大学他的英语能考高分,最后她考上美国大学,就移民到美国去。她到了美国的时候,人家说话的时候,她怎么样?她居然听不懂,而且当她听不懂的时候,她叫人写,他们写一项,她就能看懂,所以她有点儿奇怪,怎么回事啊?她周围的人知道她的成绩好,所以有的人经常问她,你是不是聋子?其实她告诉我的时候,他的耳朵确实有问题,因为她是一个英语聋子,这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你学母语的时候,你的大脑会怎么样?它把你的母语的声音,那些熟悉因素过滤到你的大脑里边去,你就能明白。所以我们大脑有一个过滤系统,在耳朵里,那些你不熟悉的因素会被你的生理系统给过滤到外边去了,所以你是听不见,听得模糊,因此听不明白,因为听不明白,所以没法互动,没法儿学习,这是一个生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有大量的生理的训练,不停地灌耳音,但是先要理解它的中文意思,你才能学得快。你依靠看书,解决听力问题,绝对是失败的一个方法。说话也是用面部肌肉。我们的面部嗓子里边有52个不同的肌肉,我们是用这些肌肉来调整我们嘴巴发出的声音,调整到别人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是能明白你在讲什么(就是不停地练,练到发音准确,这样别人能明白)。这是一个身体运动,比如你是踢足球踢得很好,但是你从来没有打过网球,你打网球那天之后,会怎么样?肌肉酸疼,累,因为经过了一天的大量练习。学发音是一样的,如果你在学新的语言的时候,你的发音如果发得正确的时候,你的面部会酸疼。记忆也是一个生理过程,因为为了记住那些东西,你的大脑的神经细胞,要伸出去,她要成长,跟其他的神经细胞做连接,所以你得懂得保养这个过程。如果你熬夜学东西,很可能你学得慢。因为你的身体需要休息,成长。如果你学一会儿,然后好好的休息,你的速度会上来很多,快很多。所以记住,学外语是一个生理训练的过程,调整自己的生理,来掌握一个技能。在中国的文化里,有一个专业名词:功夫。所以,你必须为了快速学好外语,你必须做这些大量的训练,练好你的外语功夫,这是第四个原则。
而第五个原则是跟学任何东西都有密切关系的。如果你不开心,沮丧,生气,而且有恐惧,那么这些所谓负面的情绪会让你学得慢,甚至学不会。反过来,如果你轻松,快乐,好奇,你学任何东西都会学的很快,为什么孩子经常比成年人学的快呢?原因就在这儿。所以第五个原则就是轻松好奇+忍耐歧义=学得快,什么叫忍耐歧义呢?你有没有发现过有的人学外语的时候,他只会几个单词,但是在那儿会开开心心的交流,不会的就不理了,如果遇到不懂的语法,也没什么情绪上的反应,还是在那儿轻松快乐地与人交流,那个就叫忍耐歧义。还有一些人必须懂得百分之百的所有他听的单词,只要他有一个单词听不懂,不会说,他就在那儿发愁,很不开心。他必须懂每一个语法,这个是怎么弄的,那个是怎么弄的?要是你解释不清楚,他在那儿不开心,对自己很苛刻的,甚至是要把每一句外语都百分之百准确的翻译成中文等等,才觉得满意,那个叫不忍耐歧义。因为如果你遇到那些挫折,有那种负面的情绪反应,你肯定学不好。所以呢,必须要记住,必须要学会忍耐歧义。
总结一下上面讲的5个原则,分别是:1.从跟你有重要关联的内容开始学习;2.把外语当成工具,每天说和用;3.用“可明白输入”,含义先,词汇后;4.注重生理训练,练好你的外语功夫;5.轻松好奇+忍耐歧义=学得快,接下来五大原则会变成什么样的具体行动呢?
你学一门外语的时候,你是一个婴儿,你是一个小孩,你不是一个成年人。你能想象一个两岁的小孩,跟一群成年人在一起是怎么样的一个场景。很可能开始的时候,成年人对小孩会有一些客套话,哎呀,宝宝你多大啊?你上学了没有?说完这些话,他们然后很快就扭转到了成年人的话题,比如最近的电视节目,最近有什么发生的新闻,还有成年人的笑话。你作为一个小孩儿,在那个场景下,你如果没有不了解这些,你就没办法懂他们在说什么,这就等于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让他跳进深水,他还是学不会,所以,你没有任何准备,盲目到国外去学语言是没有意义的。在去之前,你必须在心态方面,方法方面,在资源方面有充分的准备,所以今天我们谈一谈这7个行动,这是快速学语言的7个重要行动。如果你到国外去学习,这7个行动完全可以帮助你跨越所有你遇到的语言学的障碍。同时如果你决定在家乡学外语,这7个行动完全也可以帮助你解决你学外语的这个问题。
首先第1个行动,就是大量去听,而且你大量去听的时候,你心目中必须有3个重要的目标。第一个目标,你得搞定你的耳朵里边的那个音素过滤问题,你的目的就是解决过滤问题,让你的耳朵要经历一个不熟悉到熟悉的一个过程。因为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你就一直听得模糊,因此你就听不懂,所以你必须有大量的听,去解决你的音素过滤的那个问题了。这是一个前提,然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语感,是经过这种听懂的过程,你可以培养语感,必须实现这个目的,第三要学会外语的思维,上一次我们也说了。要把注意力先放在理解词汇的含义,怎么做呢?很多人听到这个,很可能觉得是要查字典,对吗?遇到一个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查字典当然是一个好方法,但是这是你最后用的方法。你查字典之前有很多方法是可以用的。比如肢体语言,让别人给你展示肢体语言,你知道吗?人类沟通的过程中,肢体语言是占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它是我要警告你的意思。捂脸的手势呢?意思是我完蛋了,这个带着惊讶的手势呢?,它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用广东话来讲就是你有没有搞错,怎么可能?所以不同文化的人都会用身体语言来沟通。有很多地方身体语言都是相通的,但是也要小心有时候也有不一样的含义,在中国这是“我”的意思。在西方这个手势也表示“我”的意思,所以得注意身体语言大同小异,但有时候身体语言又不是你认为的那个意思,所以,不要太大胆了,但是完全可以试着去理解。我20年前去了越南一趟,我是用英语去那儿讲课,然后翻译把它翻译成越南语。他们在汇报的时候,他们是用越南语翻译给我听,但是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我好像听懂了不少,咦,我怎么听懂了?怎么知道我听懂了?因为他们说的话再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什么意思了,而且最有趣的时候,翻译有的时候卡了,他不知道用什么英语词儿。我说是这个词吧,他说:啊,对对对,是这个词,咦你怎么知道?我说我是大概知道的,我没有学过越南语。这些是怎么懂的,因为我学过广东话和普通话,而且因为两个地方之间的历史关联是很多的,有很多年的来往,多多少少能听懂一些。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像跟法文,英文是一样的语言是有共通的地方,所以你泡脑子(灌耳音)的时候是非常轻松好奇,你会开始发现其中的这些规律,比如越南语的“谢谢”,你好好听,虽然比较小声,听起来像“感恩”,意思跟“谢谢”有关,而且用广东话来说“谢谢”的话,也大概是这样的发音。再比如这个是越南语的“再见”,听起来是怎么样?ganbie,发音跟“再见”有关吗?有关,实际上听起来像中文的“暂别”。但是两个音是有些不一样的,是有区别的,如果你要他100%完全相同,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轻松好奇地听一些,好像它这个是扭过来的一个过程,你按照这个特点去听,这些发音跟你已经会的那些语言是有关系的。因此,你的学习会变得很快,因为你只需稍微调整自己的发音就已经够了。
第2个行动就是在学习任何东西的第一步就是先弄懂它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没有任何地方是可以用身体语言去试着理解,也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参考你已经学过的一些新单词,那你怎么办啊?这时候你可以用词汇对照法,这是什么方法,就是要把整段内容分解成几个词组,然后母语先,外语后。母语先的意思就是把这几个词组先翻译成你的母语中文,之后,你心目中已经有那个词语的含义了,因此你听那个外语就能与你理解的母语意思挂上钩了,最好这个过程中能同时有多媒体的,比如音频,视频和文字在一起,这样比较生动,形象,你很快就可以掌握了。所以,第2个行动就是要把你的注意力放在理解含义上。
第3个行动就是一开始背单词的时候,你要先背那些高频词。 那我想问大家,你是不是发现有很多人觉得没法开口说话,因为他的单词量不够,哎哟,因为我懂的单词不够多,所以我不能说话。你知道吗?10个动词,10个名词,10个形容词,一起用就能组合成1000句话。你要把你已经学会的词和新词混合着去用,这是一个创造沟通的过程。这跟小孩儿一样,你记得吗?为了达到一个沟通的目的,小孩儿就用2个字,给糖,什么意思呢?你是他妈妈的话,就知道他的意思,就是把糖给我的意思。所以你学外语也是这样的,你有几个会用的词,就尽量把它们拼在一起用。作为一开始学外语,你别理语法,你别理这句话说的对不对。你只要理会的事情就是能不能经过这个句子达到我沟通效果。当然开始的时候句子都很粗糙,这是自然的。没关系的,你总会成长,所以在一开始背单词的时候,你要把你的注意力放在核心单词。什么意思?因为所有的语言都有所谓的高频词,就是高频率出现的词,比如英语,如果你掌握1000个高频词,足够你85%日常工作的交流;如果你掌握3000个词,足够你98%的日常和工作的交流。我以前学中文的时候,基本上用了6个月,掌握了3000个字,已经足够我用了,所以我那个时候算是会说了,所以,你一开始背单词的时候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这3000个高频词上。你最好是找一些涉及高频词的字典或其他好资源,这样就省得你在你一辈子不会遇到的词上浪费很多时间。
第4个行动就是要掌握“开口说话工具箱”和“胶水词”。如果你是初学者你该怎么办?那第一个星期把你的注意力放在开口说话工具箱,什么是开口说话工具箱呢?首先,你要把语言当成一个达到沟通目的的工具。当你是刚刚开始学外语的时候,你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获取一些信息,一些高频的单词和句子可以提高你的沟通能力,所以你必须用一些高频句子去问,比如“这是什么?”,“这个怎么说?”“请说慢一点”“不好意思,不太懂,请再说一遍”。这些高频句子就是你的“开口说话工具箱”,你用外语来说这些话的时候,你就是在跟你的大脑进行对话:“哎,老大,我是认真的,我真的想用这个语言来沟通”。这时候你的大脑会乖乖的听话,让你集中注意力,听别人讲外语,帮你学更多。反过来如果你跳到你的母语,用中文说这是什么,这个怎么说?那你的大脑的反应就是你不是认真的,你是在玩儿,你只是把外语当成一个知识而不是当成一个工具,这样你就会学得慢。所以“开口说话工具箱”有两个作用,第一个是马上让你开始沟通;第二个是跟你大脑进行对话:“我是来真的,就是要学这个语言。”第二个星期和第三个星期:你可以用简单的代词、动词、形容词开始创造一些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生活的需要,比如“给热咖啡你,我朋友”,虽然语法不通,但对方明白就行,要记得混合你学的那些单词。然后到第四个星期,你已经开始用“胶水词”,我是故意取这个名字,因为“胶水词”的功能就是把这些单词和那些单词粘在一起,这样你就开始说句子了。
第5个行动就是在学外语的这个过程中,你最好找一个语言家长。什么是语言家长?如果你观察过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那个沟通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说的话外边的人听不懂,但是父母就能听懂了,对吧,妈妈爸爸会故意去选择孩子会懂得一些词,说的比较慢,有时候说的比较简单。而且大家的注意力是在沟通上,不是在教语言上。那在这个情况下,孩子是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可明白输入的好环境中,因此他就学的快。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学外语,你要找一些愿意跟你有这种关系的人才对。有几个原则要注意:第一,他们会知道你在沟通什么。虽然你发音不准确,你用词不太确切,但他还是懂你在讲什么意思了,然后他不会刻意纠正你的错误。可是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为了澄清那个含义,他会再确认一下,说“哎,你是这个意思吗?”或者他会接着你说的话往下说,因此你潜意识能学到不少东西。偶尔你会问这个怎么说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就行了,而且他经常会用你已经会的词来跟你说话了。
第6个行动就是在发音方面最好是找一个发音模特,就是要看对方的面部表情去模仿。模仿母语者的面部发音,你会发现你在听和看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瞄准那个声音了。小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小孩就会在一边模仿,就是在靠看父母的嘴巴来学,所以,这个有点难,但是你如果能找到这种资源,对你是很有帮助的。
第7个行动就是把外语跟心中的画面和感觉连接起来,而不是跟你的母语。我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跟大多数人学单词的方法有关。不知道你是怎么样学单词,是不是这样呢?在你小时候学母语的时候,比如学“火”的时候,你是不是在心目中就会出现“火”的画面?这样的条件反射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果你自己在学外语的时候,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先翻译成母语,让自己理解,然后再用外语单词造句,最后开口说话,这个特别慢,对吧?然后人家说话的时候,他们的每一个单词,你再要先翻译成中文,而且翻译的时候你还要分析他什么语法?中文的句子应该是这样的吧?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他说的稍微快一点,内容稍微多一点,你就跟不上了,也听不懂。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当初学中文“火”的时候,没有另外用一种语言来翻译它什么意思,不是吗?因为你小的时候遇到过火,而且你遇到火的时候,有人用中文“火”这个词说出口,你就把抽象的单词和具体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了,很快就能学会和进行运用。你小时候学的所有的语言都是具体的事物和抽象的单词相结合,然后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不同的“火”,有大楼着火了,有救火车跑过了,有家里热炉里的火,有小朋友玩火柴的火,而且火是你能闻到的,能看到的,能听到它的声音。以你对火的印象越来越深,所以你就学会了一系列与“火”相关的词。那外语呢?开始学的时候,你感觉做不到,没关系,慢慢来。人家说外语词“火”的时候,旁边可能有很多人就开始放焰火,你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你必须要故意的把这个新单词跟你自己的心目中的画面和感觉连接起来,而不是你无意中把它翻译成中文,就是要变得跟当初你学中文时候的状态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非常慢的一个过程,但是你练习的多了,你每一次故意把那个新单词声音跟你神经系统里边的画面和感觉连接起来,就会变成了一个条件反射,以后当你碰到这个外语单词的发音的时候,它就立马变成你心目中的画面和感觉了。我们把这个叫做“一个盒子两条路”,中文是一条路,英文或者其他外文是另外一条路。我了解的一位好的翻译,他是这样去翻译的,听到一种语言之后,连接到他心目中的画面,然后用另外一个语言说出来。一种语言到另外一种语言的中间必须要先连接到心目中的画面,然后再输出出来,这样才能做到一个好的翻译,没有其他选择。所以开始用外语的时候,所有那些新单词在心目中都要有一个对应的画面,只要你跟着练多了,你的功夫下得足够了,那条外语的路就更宽了,而那个盒子就是能同时连接到你的母语和外语的画面盒子。从这个盒子出来把这个外语弄到跟你的母语一样强的程度,两条路就会一样宽,一样的坚固。到那个时候,你就完全走进了外语世界,你的外语就会成为跟你的母语是一模一样的一个重要技能,所以,外语连接心中的画面和感觉是第七个行动。
这7个行动总结一下。①大量去听;②把学习的注意力要放在已经理解含义的新单词或新句子上;③运用“开口说话工具箱”和“胶水词”(就是那些连词,比如“首先”“然后”“但是”)混合你已经会的词语进行创造和沟通;④从核心高频词开始背单词;⑤找一位语言家长;⑥模仿他们的面部,学习发音;⑦将外语的发音直接连接到你心目中的画面和感觉。把这7个行动和前面讲的5个原则构建成一个系统,运用到你的外语学习当中,你就会掌握的很快,很好,完全能够在6个月内学会任何一门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