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菜,我选了甜咸口的松鼠鳜鱼。为什么我一个湖南人,做这么一道菜,嗨,装逼呗。
当然还有一方面原因,吃了快小三十年的蒸鱼,今年总想着,是自己下厨,能换换口味就好了,于是乎在买的两本菜谱里面,找到了这道菜。
说来也神奇,最开始我是在清蒸鲈鱼和西湖醋鱼中选,思来想去,总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出彩,而且但论现在的长沙啊,满大街都是在做清蒸鲈鱼,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明明是湘菜馆,却把清蒸鲈鱼做了招牌菜,真是极致魔幻。
不过,第一次吃到鳜鱼,是刚参加工作那会儿,部门带着一起开了个荤,领导点了一份臭鳜鱼。
是真的臭啊,以前人说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我却觉得臭豆腐香得很,从锅里出来之后淋上一层辣椒蒜油,真是无上美味。从那时候我就觉得,大概所有的带“臭”字的菜,可能其实是香的吧。
没想到,臭鳜鱼是真的颠覆了我的观念,还没出厨房大门,一股冒着“绿烟儿”的味道,就沿着门缝儿钻了出来,圈圈绕绕就让所有人都臭得叫了出来。
不过真正下筷子吃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鱼肉可以这么嫩,一片片的嫩白鱼肉非常规整。【舌尖上的中国】里讲安徽臭鳜鱼,是一种时间的味道,在整条鱼腌成铜绿色了,才是下锅烹调的时候。
再后来,我就把这道菜又介绍给了其他朋友,当真是无人喜欢,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第二天都能闻到衣服上独有的臭味。
说的远了,其实湖南菜很少有用到鳜鱼的时候。常用鱼种不过鲫鱼、草鱼、鲢鱼等等,最有名的湖南菜“剁椒鱼头”,也只用了胖头鱼的头部,剩下的鱼身部分,是另外在成一道菜。
湖南人吃鱼,有一种说法,叫做“吃鱼不吃头,枉在世上走”。一般来说,在爱吃鱼、会吃鱼的人眼里,以鱼头最为美味,延伸出来一道鱼杂火锅,用的便是鱼头里最要紧的部位——鱼泡。再加上鱼肚子里剩下的鱼子之类的边角料,便成了嗜鱼客嘴里最美味的鱼子鱼泡火锅。
不过这类锅,吃的人很少,但凡在长沙城里走一圈,论鱼菜,一般以蒸菜为主,少有引进了川味的水煮鱼,进行了湘菜的改良,又成了一道鱼菜。
常有外地生意人来长沙,一般赏光的,都是去吃了重油重盐的口味菜,譬如口味虾、口味蛇,或者是肉炒肉,酸辣腰花之类的爆炒菜。也有讲格调的,寻了湘江边的菜馆,吃江鱼的。
在长沙禁渔前,湘江边大多都开着各类鱼馆,有些像重庆江上的船鱼馆,这些馆子大多都打着湘江鱼的招牌,这些外地人,就找了长沙本地的去吃鱼。夏天的时候,杜甫江阁两边全是鱼馆子摆下的桌子,食客们大多点一份鱼菜,再来几串烧烤,大杯的扎啤下肚,突出一个爽快。
不过他们大多不知道的是,鱼馆子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鲜货,大多都是去鱼鲜市场批发来的。湘江边的万达广场后街,就留有这么一条菜场,生意最热闹的时候,晚上八九点还有馆子来买鱼,也有虾蟹牛蛙之类的,现在却是冷清了许多,四五点就收摊了。
最近几年,不知怎么开始又流行烤鱼起来。香樟路三湘小区的门口,就有一家招牌叫正宗重庆烤鱼,但是从老板到伙计,清一色的东北人,讲的是现杀的新鲜鱼,烤摊子就支在店门口。
烤鱼么,又有不同的地方,往常做鱼菜少不得姜蒜去腥,烤鱼却讨巧,有大火燎烧过鱼肉,土腥味就就随着大火都消失不见,再加些孜然芝麻,回锅出汤,嘿,真香。
以前还是租房子的时候,离这个摊子就挺近,旁边就是“岳阳烧烤”,一般坐烤鱼的食客,会到烧烤店那里点一些烤串解馋,烧烤摊子上的,也会在后半截再增点一份烤鱼。
说来也奇怪,一般我们去吃宵夜,哪个摊子不是放开了嗓吆喝,生怕你去了旁边的竞争对手家,这两家倒好,纯粹互补了。这也攒了不少回头客,少了拉客的磨叽,吃的也过瘾。
当然,以好吃鱼的人看来,烤鱼多少过于野蛮了一些,大火燎过的烤鱼,再回到汤盆里就少了些温润气,兼着火候大多都掌控不太好,好好的一条鱼,肉也老得有点塞牙了。
小时候家里做鱼,最爱做的也是剁椒鱼头,主要是为了就那点鱼汤,鱼头其实没什么可吃的,几筷子就没了,但吃光了菜,最后再来一碗“光头面”,一趟全倒进鱼汤里,就变成了鱼汤面。
当然,也有吃得太饱没做面时,就将这碗鱼汤过滤出来,放冷藏,第二天就直接做了最鲜美的鱼冻。不需要佐餐小菜,只要一碗热饭,把熟褐色鱼冻盖上去,就着热饭一拌,那才叫无上美味。这种“下里巴人”吃法,或许才叫过日子的吃法。
当然,年夜饭么,讲的是一个气氛。吃了这么多年的红烧、白烧、清蒸,多少也得换换口味。醋鱼对调料的要求过于严苛,而这道松鼠鳜鱼自然又简单了许多。
头一回掌勺,内心不免忐忑。虽说平常自己下厨,但终究只是做给自己吃,年夜饭这种搭上了民俗节日的讲究,自然不能轻慢了。一般想着,还是做自己拿手的,又要能讨个好兆头。
板栗烧鸡吃的是吉祥,鱼,自然就是年年有余了,而这道菜最重要的调味便是那最后一勺的甜酸汁,算是祈福来年好运了。
在跟母亲讨论菜单的时候,或许她从没想过,已经到了自己儿子掌勺的年岁了。一纸菜单,话里话外说的,全是自己这么多年备的年饭经验,说着要十二道菜,说着要蛋卷、猪脚、水果拼盘,对我提议的松鼠鳜鱼,是全然不懂。
又或许,她记忆中的我,仍是那个咿咿呀呀,围在厨房里,偷偷尝几筷子还没上桌的菜的小朋友。如今,却将她的厨房占据了下来,开始苦思冥想不同菜式的大朋友了。
第二道菜,松鼠鳜鱼,请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