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么神烦结婚前,男人那句「你对我怎样都行,但是必须对我爸妈好!」
『必须,对你爸妈好?』
凭什么?
你爸妈是生我了、还是养我了,还是掏心掏肺对我好了!
请问,你有没有跟你爸妈说「我媳妇从小娇生惯养,到咱们家来,你们必须要对她好!
『请问,你跟你父母这样说了吗?』
我一直觉得,父母之于子女,是亲情更是责任。
父母养大你,你养父母老,天经地义。
可儿媳妇呢?
究其根本,不过『是儿子领回家的一个外姓人!』
能把儿媳妇当闺女的公婆少之又少!
这并不是说公婆怎么不好,而是他们之间没有感情。
感情是需要培养的,天长日久的磨合、接纳,需要足够的包容心。
说句实话,当了父母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包容心能有多少?
那点少的可怜的包容心,我们几乎都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了?
自己的子女,恐怕留给父母的都不多?
我想,每一个奔着结婚的姑娘都是全心全意想融入一个新家庭的。
要遇到一个足够包容她的公婆哪得需要多大的福气呀!
我总觉得公婆和儿媳之间,应该是长辈先做出表率。
因为,公婆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长辈,是一个接纳者。
而儿媳是一个初来乍到的被接纳者,很多东西她是需要学习的。
有句古话说的好『上行下效』父母既然是孩子的榜样,那就应该以身作则呀!
公婆给出什么,儿媳便回馈给他们什么!
最近,重温了一部老电视剧《婆婆媳妇小姑》里面的情节、台词都非常贴近现实生活。
婆婆害怕一开始就对儿媳太好,恐造成儿媳『恃宠生娇、不懂感恩、忘恩负义。』
便对她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要分担家务、要勤俭持家。
儿媳则是认为婆婆对她满是挑剔,衣食住行都要管制,还没过几天舒坦日子呢?就要做这做那!
这新媳妇还没做热乎呢?就要上交伙食费?
从而婆媳之间第一次争锋相对出现:
我特别喜欢剧中儿媳妇反问婆婆的话?
婆婆说,「菜价上涨了,你们都在家吃饭,这伙食费是不是?」
儿媳说「可以,你儿子每个月不是给了你钱吗?」
婆婆说「我儿子给我的钱,是孝顺我的。」言下之意,伙食费得另交。
儿媳说「我现在刚丢了工作,那您跟您儿子说去吧!」
婆婆被噎了一下,想了想又挣扎道「他现在每天在外面上班,一天也就在家吃个一顿两顿的,你现在不上班,天天在家吃饭~」
儿媳一听就急眼了「妈,您说家务分担,我听您的,一人负责两天,现在您又说伙食费不够,那和着您的意思就多了我一个人了呗!您别以为我不知道,给你的钱里面是有伙食费的,我不说破是客气,您要觉得不够,自己找你儿子说去。」
说完,便走了。
婆婆一脸无辜的问「你去哪呀?」
儿媳门一摔「晚饭,您不用给我做了,我回娘家吃。」
……
小时候,看的时候,我总觉得这婆婆忒不是东西了!
现在,再看。
婆婆让她们多交生活费,是担心儿媳大手大脚,胡乱霍霍儿子挣的辛苦钱!
当娘的,辛苦把儿子养大了,还没享他几天福,就看他对别的女人『俯首帖耳、俯首称臣』那心里能是滋味儿嘛?
『我照顾我儿子,伺候他吃穿我心甘情愿,我凭什么对你也得一样,以后你孝顺我么你?』这大概是天下所有婆婆的心声,付出必要讲回报的!
深怕儿媳是个白眼狼!
而作为儿媳的姑娘们,从小也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长大的。『我找个老公就是来宠我疼我的,你看不惯你别看。我在娘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到你家做这做那,你还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挑毛病。』那心里能有滋味儿嘛?
这矛盾就来了,婆媳之间小战大战接连不断,作为儿子和丈夫的夹心饼干苦不堪言。
其实,日子就是这样『在吵吵闹闹中热热闹闹的过』只是,身处当时的我们被情绪左右,烦不胜烦。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不是讲理的地方,女人又是感性大于理性的生物。
我一直觉得婆媳之间最的相处就是『不相处』婆媳之间最好的关系就是『没关系』
『距离产生美』互不打扰,各自安好。
希望没结婚的小朋友们不要执着于婆媳关系。
结了婚的小女人们都看开一点,婆媳关系『能处就处,不受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