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信息,关于“单身”,有一些想法。
2020年初就出现了一个新造词,叫“单排节”。即,因为单身没有什么安排的节日。例如,元旦这样的节假日,没事干,窝在家里看腐剧。
“单身不香吗?”也成为热搜话题。很多人认为单身时,自由自在。例如,今年的元旦一天,泡个面,看个跨年晚会挺香的。
还有人在伤感,“都2020年了,连年份都成双成对了,我还是一个人,怎么能不伤感呢?”
还有好多好多,有想得开的,有想不开的,我就记住了这三个。
我现在是已婚已育,似乎没资格再谈单身这个话题。非也非也,我也曾经单身了快三十年,相当有资格的。
我一直觉我是“被”莫名其妙剩下的单身狗。
我们那时候,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都很单纯,没那么多带有关“爱情”的电视剧、动画片可以看。我印象中,大家好像没有性别之分。我曾经邻居是个男孩子,我们俩整天粘在一起,没有其他想法。
初一时也不太懂,男女生打架或一起去游泳都很正常。也可能只是我以及周围的人,农村地区,条件有限,大家也都还没发育好。
初二就开始不一样了,一直到高中。有了男女之间朦胧的感觉,彼此不好意思讲话等等。但我还是比较奇葩的,情窦初开的年纪,我没有暗恋的人,也没有明恋的人。
我同桌很好看,有很多男生追,每天可以蹭别人送她的早饭吃到饱,但我没有想过“恋爱”这件事。
也许因为我信了老师说的“大学就好了”,也许因为爸妈强调恋爱耽误学习,反正我就是一门心思死读书。最终成绩也没有很好,没去我想去的大学。
到了大学,我还是没有太想这件事,每天读书、学习、跑步、闲逛。室友都很成熟,她们甚至跨过了异性之间的爱情,已经开始欣赏同性的爱情故事。我不理解,依然每天一个人过我的大学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是一个人。一个阶段一般只有一个好朋友,过了这个阶段联系就少了,关系就自然变淡。我没有觉得孤单,从不觉得自己可怜。
27岁时,突然周围的人开始同情我一个人漂泊在外,开始有人给我介绍对象。很奇怪,我不知怎的成了“可怜”的单身狗。
单身,从来不等于孤独、可怜这些词。它就是一种状态,可能只是一些人的过渡状态或表面状态,没有什么好评价的。
现在从过来人的角度看,单身真的也挺好,不仅仅是自由,更多是纯粹、渴望。充满希望和幻想的生活永远是最美好的。正因为没有另一半,所以可以随意想象,可以大胆尝试,可以“青春燃烧”一次。
不好往往是不懂实情的旁观者评价的。有很多人,不懂别人的生活,却喜欢妄加评论。
看到小朋友拿着手机,就会鄙视父母不负责任,他们不会在意手机是不是关机,父母为什么让孩子拿手机;
看到妈妈一手抱着小孩一手看手机,就会鄙视这个妈妈不称职,他们不在意是否是有紧急的事情,这个妈妈到底一天看几次手机;
看到男人说自己累让妻子抱小孩,就会鄙视这个男人不够有担当,他们不在意这个男人到底抱那多久,为什么我他会累。
他们都不在乎,只在乎自己一时口快。所以,单身这件事,没那么痛苦。我还是觉得爱情面前“不将就”是最好的态度,时候没到,就享受单身贵族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