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横流的时代,感觉谈“爱”,很俗气,很不入流,用我们大学军事老师的精辟表达就是“很不上道”。但是,不可否认,因为“爱”时代渐行渐远,所以真爱越显珍贵。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感觉某某人很爱某某人,那么,我们衡量这个“爱”的标准和定义又是什么?十七八岁的时候,感觉一个人每天愿意为你送早餐,点心,愿意冰天雪地或者炎炎烈日都接送你上下放学,那么这个人就是很爱自己。后来大一点,二十几岁的时候,觉得那个人愿意为你买名牌包包,化妆品,愿意带你出入各种高级场所,即使他的经济很拮据,可是他愿意为了你喜欢的事物而不顾一切,那么这个人就是爱自己的。再后来,当步入婚姻,我们往往更注重追求内心的感受,觉得他的体贴、温柔、心疼就是爱自己的表现,然而,你却又希望他把最好的一切都无保留甚至只为你一人展露。于是,我们就觉得好难好难,一旦对方一个不轻易的举动或者一句严重的话语又或许一个不在意的眼神,都能让我们觉得很难过很难过,就觉得对方已经不爱自己了。
最近,我在某网坛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他爱你吗?” 结果也在我意料之中,各大神众说纷纭。70%以上觉得对方爱自己的以上都是属于未婚女性,其中她们的理由也无非就是对方能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能全心全意对自己,愿意无条件满足一切要求。相反,大部分已婚女性都觉得对方是不爱自己的,其中就有以下代表性几个:
某杨女士说,她和丈夫婚前两人如胶似漆,好的不得了,他也能尽一切可能满足自己所要求的,甚至不让自己做任何家务,真的像公主一样宠爱着。她也一直觉得,自己遇到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然后而来,结婚后不久,她就觉得丈夫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仅对自己一些小要求推三阻四,甚至还要求自己做这做那,她每天除了承担繁重的家务,带孩子,还要孝顺公婆,最无法忍受的是,丈夫每天一回来就挑她毛病,说这说那,有时候还故意找茬惹得两人争吵。她觉得丈夫都不爱自己了,一点也不像婚前对她那么好了。
某张女士说,虽然丈夫婚后在物质上可以给她一切满足,但是她觉得丈夫对她的态度冷淡了许多,有时候甚至不“管”她的一切,他不会在意她和哪个异性朋友出去玩,多晚回家,也不会过问妻子任何家庭琐事。总而言之,对她的生活不管不顾,就似乎如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个陌生的人。张女士觉得,丈夫的冷态度,让她觉得丈夫是早已经厌倦了自己的一切,也是丈夫不爱自己的表现。
某林女士说,其实在平常生活中都还好,但是一旦丈夫出外差或者不在自己身边(指因其他琐事外出)的时候,她就觉得丈夫不爱自己。原委是,丈夫外出,她就会因为担心丈夫,各种嘘寒问暖,“饭有没有吃?”“天气转凉了,要多穿些衣服”“睡了吗?不要熬夜,要早点休息”。而此时,丈夫要么就是不耐烦的回“嗯”“噢”“好”要么就是干脆不回短信不接电话,甚至有时候打电话过去还一顿劈头盖脸的骂几句。此时,林女士就觉得心凉了半截,也许,她自己是自己太啰嗦,让丈夫觉得不耐烦了,可是她也是因为爱他啊,他怎么能这样对她。以前谈恋爱的时候,一天24小时,几乎6.7个小时都在不间断的联系,现在几个问候就不耐烦了。她觉得丈夫变了,不爱自己了。
某胡女士说,本来一直也觉得丈夫很爱自己,可是自从和婆婆一起住以后,就觉得丈夫变了。丈夫总是担心自己母亲操劳太多,觉得自己做的太少。特别是婆媳有矛盾,总是向着自己亲妈,破口大骂媳妇。婆家的事情,就要求媳妇要无条件去做,一旦丈夫娘家有事情,就百般推脱。她觉得丈夫不体谅,不心疼,也不爱自己。
诸如之类很多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琐事,比如丈夫不给自己工资卡,甚至限制自己金钱使用,还有丈夫对其他朋友或者异性比对自己更好,丈夫越来越和自己话不投机半句多等等。
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不得不客观的说,婚姻里的女人对爱的要求都太过苛刻了。年轻的时候觉得爱很简单,因为我们要求的不是很多,容易满足,大部分女性觉得对方对自己好那就是爱了。直到后来,当要求的多了,我们对爱的定义也发生了改变,从外在行为到内心满足,我们越来越要求对方抛却一切,只做到全心全意。与此同时,我也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出于内心的恐惧。未婚的时候,我们选择多样性,即使对方不太爱自己,我们也可以重新选择。但是结婚了,那就不一样了,我们已经把自己的爱限制了,爱一个人,必须要求对方同等回应付出一样的爱。我们越来越自私得希望,那份独一无二的爱。
爱也许一直都在,只是追求的层次变了,内心所感触到的也就变了。他,也许内心深处还是一如既往得深爱,只是,他可能因为生活压力,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事业上,于是,他不浪漫了,甚至也会忙的忘记你觉得重要的相识日,结婚纪念日,生日。也有可能,他工作压力太大了,他不想说话了,于是害怕你的啰嗦,甚至不想太早回家听你唠叨,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也许,定义一个人爱不爱你,只有经过岁月沉淀,你才方能领悟。或许吵吵闹闹,或许分分合合,但是执子之手,白头偕老方是始终。
爱,不难寻却也难寻。莫忘初衷,真爱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