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文字使人不安。
试图揣摩文字掩藏的东西,以失败而告终。自梦里醒来,迅速地投身于另一个梦境。同样地,在忽略的时候,也总有什么轻浮地骚动。
刻意地模糊了不想面对的情绪,无目的地往复着,避而不谈。
在边境上踟蹰,逃跑,面对潜意识的畏惧使我躲避,即使是友人。而惊异于反复的次数,表现的形式。用晦涩保护暧昧的温度,转不动的转盘,千百次经过的路口。幻想出另一种模式,沉浸其中,混淆时空,大地塌陷。白昼与夜晚总是交替得很快,错杂的小巷里杂乱的脚步声也不会再引起恐惧了,第一个想起的影像片片碎裂在视网膜上,最终仍是空山一人。
局限在周遭的小小环境里,世界似乎只消片刻便可以构建。手中抚摩过的沟回与结叶,腐蚀掉的皮肤,和干瘪的躯体也会是以后的模样。不接受的暂停,增添几分浩瀚,长夜不尽,翻覆中看见的虚像是浸满了酒精,上瘾得无可奈何。空虚侵蚀了相似的脸,面无表情匆匆而过,金色的光线下暗潮汹涌。
过度解读是一种不良习惯,副作用而已。控制住计量也还能苟活,困在字里行间挣脱无能。低沉的旋律里注意力走失,闭起眼睛歌唱,联想着不知所以的未来,和不愿直视的现在。
用繁忙麻痹,饮鸠止渴。涣散着找到焦点,边缘的线上是不承认的充要。表现出来的不一致不想被承认,宁可在错误却坚信的路上一去不回,早已不见了勇决。不能承受的后果,刻意描摹出山山水水被一语道破,折了所有的笔也不能拦住的天黑,醉倒在脏乱颜料里,弄脏书架上未翻开的书,大笑着哭泣。
起了雾,胡乱挥动的双手抓住了凶手的脸,消解掉所有存在,又重新搭建,一成不变。在日蚀发生的时候流浪,便不会有人看见踪影,也没有人记得。自以为是的等待以分离结尾,因为总是有无力说出的千回百转,天真幼稚不再。
囚于不知何时,亦不知何时释放。
(图片来自微博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