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最近遇到了一件很头疼的事——他老家的爸妈吵架闹矛盾,老妈吵着要跑到深圳和自己住。
我问他父母吵架的具体原因,发小答最近为着小孩学习的事情,老爸觉得要严加管教,不能放任小孩子这么调皮下去,老妈却觉得才上幼儿园小班4岁都不到的小屁孩,天天要求写5页字管得太严了,等上了小学再严格要求也不迟。
他家的情况是老爸太强势,老妈有点倔,为了生活中的琐事难免吵吵闹闹,这么多年来一直如此,没出什么大问题。这次俩人从小孩的教育问题吵着吵着逐渐上升到人身攻击,老爸指责老妈慈母多败儿,百无一用;老妈回怼老爸暴虐成性,控制欲爆棚,连4岁的娃娃也不放过。情急之下老爸推了老妈,老妈没站稳,被推倒在地上了。
这下好了,老妈觉得日子没法过了,于是吵着分居,要到深圳和自己儿子住,而且越快越好。
发小问我该怎么办。
交代一下发小的家庭背景,发小和媳妇两人在深圳都是996上班族,没有太多精力照顾小孩,遂把小孩送到农村老家让父母帮忙照看,父母也很乐意带孙。
发小媳妇坐月子的时候,他老妈来深圳住过几个月,老人家很不适应深圳的生活,那几个月在深圳的生活对她实在是一种煎熬,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媳妇和孙女,估计来深圳的第二天她就吵嚷着要回老家了。
这是很常见的家庭矛盾,一般的解决方案大概率就是顺应需求,先把老妈接来深圳住一小段时间,她在深圳肯定住得不习惯,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己吵着回老家的,到时候再送她回去就好了。
但事情好像又没那么简单。
我想起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一句话,感觉非常有启发:老一辈人跟你聊的其实不是事情,而是感情。比如单身的人回到老家,亲人往往会问你什么时候结婚,在外面有没有找到对象等。表面看他们个个都好八卦,但事实上他们可能也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谈没谈朋友,只是想通过问问题的这个动作,表示他们是关心你的。
发小老妈表面的诉求是吵架分居,要来深圳住。但往细里想,这是希望儿子站自己这队,从情感上支持自己。老爸表面上对老妈吵着来深圳没有发表任何表态,但没有发表任何表态就已经说明了他的立场:如果同意你妈来深圳,那你就是不支持我。
我建议发小先和老爸沟通,但沟通的前提是只字不提老妈来不来深圳的事。可以感谢他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自己从小就是在老爸的严厉教导下成长起来的,对孙辈严格一点绝对是好事情。正因为有爸妈在老家作坚强的后盾,自己和媳妇才能在深圳安心打拼。同时也诉说老妈的不容易,辛辛苦苦一辈子,隔代亲嘛难免会溺爱孩子一些,不过这样正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对小孩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最后委婉提出男人还是不要动手的好,老妈可能也并不是真的想来深圳,只是觉得被推倒在地而且还被孙女看见,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其实只需要老爸稍微哄一下就好了。
而老妈这边呢,首先义愤填膺地表示,老爸怎么能推你呢?不管怎么样,推你就是他的不对。我巴不得你早点来深圳呢,我和小丽(发小媳妇)都这么忙,你来深圳了也可以帮我们烧烧饭、做做家务,正好减轻我们的压力。那老妈你来深圳前先把家里的事安顿一下,轩轩上下学接送的事看是不是拜托隔壁的王姨来,家里种的菜、养的鸡鸭什么的得赶紧处理掉,毕竟老爸又不懂菜园和养鸡养鸭的事。
发小说那不就还是和稀泥嘛,这样就能解决问题?
我答:清官难断家务案,你做的就是和稀泥的事,难道你还要扮演法官的角色,各打50大板不成?和亲人沟通,最重要的是聊感情。不要纠结于事情上的谁对谁错,你需要做的就是从情感上支持他们,让他们心里知道,儿子是支持我的就够了。具体该怎么做,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的。
最后,我建议发小考虑把孩子接回身边自己照顾,父母吵架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他们乐于承担孩子的起居饮食,但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他们内心里其实也是怕自己的教育方式耽误了孩子。但这个原因有时候反而不太好说出来,很容易让儿子媳妇误以为他们不愿意帮忙分担压力。
发小回复我最新的进展:老妈说家里事情太多走不开,轩轩让别人接送她不放心,就先不来深圳了。
还是那句话,和家人沟通处理的不是事情,而是感情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