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妍
这两天在樊登读书会听了一本书《父母的语言》,颇有感慨。
听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语言起着多么大的作用。父母说出的话究竟是滋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和风雨露还是阻碍孩子发展的绊脚石,全在于父母如何说话。
听完全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下面三点:
1.女孩真的数学不好么?
“大部分女孩数学都不行”这话我自己上初中就听身边大人说过,到了高中文科班女生最头疼的科目就是数学。
在数学学习方面,女生真的不如男生么?其实并不是。
书中有个实验专门对大约44名14~30个月大的幼儿及他们的家庭进行了追踪研究。最后发现,在同样的时间段内,有的孩子只听到了4个有关数学的词汇,而有些则听到了超过250个与数学相关的词汇。一年累计下来,这些孩子听到数学词汇量的差距多达10万左右。而在随后的数学能力测试中,听到更多数学词汇的孩子表现得更加出色。
在女孩生命的第一阶段,父母和社会对女孩数学能力的偏见,就会阻碍女孩数学潜力的发展。当我们通过语言让女孩模糊地感觉到:“数学不是我擅长的。”孩子慢慢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数学成绩不好的人”时,未来她就会面临着学习数学的困难。
其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思维方面没有任何差别,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和女儿沟通时多用有关数学的词汇,游戏时玩一些数学游戏,千万不要说“女生本来数学就学不好”这样的话。
2.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性思维太重要了,成长型思维能帮助孩子在面对社会中的不良定性或偏见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但是,我们从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思维模式在孩子幼年期就开始形成。孩子长大是拥有成长型思维还是固定型思维其实就藏在父母的语言里。
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经常夸奖孩子“聪明”?当我们经常夸孩子聪明,孩子会慢慢有“自己很聪明”的自我意识,而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在面对他们无法完成的事情时,更容易放弃,因为“聪明”这件事无法改变。这是基于“结果”的夸奖。
如果我们夸奖孩子过程中的付出、毅力、专注等,即基于过程的夸奖,那么孩子就更容易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 具备这种思维模式,有助于孩子对抗自我定型这一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风险,让他们勇于自我挑战从而获得更大进步。
3.孩子的自控力
很多家长总是抱怨孩子没有自控力,但我们却没有深入思考孩子为什么没有自控力。
现在想一想,我们对孩子说的语言里“命令式”语言多么?比如训斥、要求等,如果总是用命令式语言和孩子说话,那未来孩子很有可能自控力很差。为什么?当你总是命令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这件事是大人的责任,我只是被迫才去做。
如果想让孩子有自控力,我们就应该用“建议提示型”语言教养孩子,引导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做出选择,而非“命令式”语言。
当父母用“建议”“提示”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则、教育孩子不要感情用事时,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自控力才会由内而外生发出来。
看吧,父母的语言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一直起着慢慢滋养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积极的正面培养,还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虽然不同语言的教养效果不能当即表现出来,但是孩子长大后,是独立勇敢、坚强自信,还是缺乏自控力,遇到困难就逃避,和监护人的语言息息相关。
如果父母可以通过学习改善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用正确的语言教养孩子,那作为父母的我们其实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所以,请善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