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如果我还有当年的十足文艺范,或者说那种不接地气地随随便便就被感动地哭得稀里哗啦,那这个电影的高分绝对会有我的一份贡献,但是,如今我在学着理智地接地气!看完电影之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就是爱吗?”这种疑问萦绕在心头难以消解,但是又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甚至有点轻微地怀疑自己设定的爱、幸福等理解有偏差,怀疑自己欲望太高,对爱设置了额外的希冀,“是不是爱很简单,简单到喜欢一个人就可以不管不顾在一起,随便浪迹天涯,随便舍家弃业,随便流浪街头,随便游走江湖,大声喊几声‘我爱你’,偶遇,机缘巧合……”一个个疑问涌现在脑海中,直到我看到毒舌电影的影评,几部分毫无逻辑的所谓爱情片段堆积,没有爱的发展过程,没有责任的担当,没有真正的动情所在,仅靠些许的幼稚场面博取一刻的感动,实则没有一点动人的地方,确实,这是近几天文艺片的通病,好的文艺作品会打动人心,后退重播多次都会回味无穷,因为人物有感染力,故事情节有深度,感人动人才是关键,不是靠唯美的画面、小鲜肉、小仙女就能产出好作品的。
哎,也许是我年龄已到,敦促我必须走向理性,既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我就不必有所排斥,该理性就理性吧,毕竟到了该长大的时候了。接受各种状态的自己,时刻保持干净的内心、向上的状态、从容的仪表,这就是成长中的自己该有的样子。
不过,其中有一个无关爱情的情节触动了我,作为电台主播,我无数次地安慰别人,充当别人的导师,而我却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让我想到自己之前坚持推送公众号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鸡汤,甚至是无病呻吟的鸡汤,道理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实际上自己的生活却过得一团糟,于是我反思自己,推送的那些东西有人喜欢看吗,会有人讨厌吧,于是反思改变,转移到没有熟人的简书,在这里尽情地展现真实的自己,所想所感都是真切的,不必想着发鸡汤证明我有多豁达,在这里可以发一点小心思、发一点日常的小乐趣,确切地说,这里的真实的我才更容易走向成熟,而不是靠着不走心的所闻的温暖的文字,既不能温暖别人,也不能温暖自己,还是做一个解放自我的人,更美好。
同时,也真心觉得那些每天坚持做电视节目或者电台节目或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人太不容易,因为人的心情总有起起伏伏,总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但是不管自己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却总得展现一个照常的自己,人总在得失之间不是吗,当然这种外界的力量也是辅助自己走向成长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为人的自我消解能力终归是有限的,没有逼迫也许就没有世间的那些成功。
见证自己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