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入秋多日,喝了一夏的绿茶,也该换下来了。
普洱茶,是秋冬季我的最爱。比起绿茶的新与嫩,普洱茶,不过是陈年的老茶。它的味道既没有绿茶入口时的微苦又涩如青春妙龄般的清纯与火辣,颜色也不及绿茶的青翠诱人。
然而,我更喜欢普洱茶的温软与厚实。
初品普洱茶,第一口下去,几乎没什么感觉。而绿茶就不一样了,难以下咽的满口涩苦,怎会令人毫无感觉?
这普洱茶的第一口,来不及品尝就从舌尖滑入喉咙又直抵胃部,似乎跟喝水没什么区别。然而,喝下去之后的舌尖既软又滑,又渗透着淡淡的茶香,令人回味又充满探索欲。
忍不住喝下第二口。这一口,在口中流动的不再是水,如居高山流水之中的茶涧,清幽古朴又醇香诱人,令人为之沉醉。
随之而来的第三口,色泽明亮红艳,如深居宫中的轻盈曼妙的舞女,令人向往又如此可遇不可求。
隔了一夏,今日重温普洱茶,如遇旧爱,格外贪杯。结果,我醉了。
荼醉之时,心慌,手微抖,眼前总有种恍恍惚惚的感觉。浑身顿觉无力,心情也随之飘渺起来,脚下如踩棉花,需要找准重心才能靠谱地向前走。
酒醉,人人都见过,而茶醉,很少有人听过,更别说见过了。而我,一年中,总有几回。说不清是跟体质有关,还是跟情绪有关。
酒醉,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说,这茶醉,该作何说?
古人云:“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说的是一种境界,品茶,读书的境界。
我的茶醉与古人所谓的茶醉,好比杨贵妃和我。杨贵妃是肥美人,而我只是个胖子,仅此而已。
不过,今日茶醉,也有一番感慨。
老三在微信里说,她小姑子的女儿得了甲状腺癌,已经扩散到了淋巴。为此,我伤感了一天。
借着茶醉,格外地伤感。既心疼那个勤奋好学又好强的懂事孝顺的女孩儿,又慨叹女孩儿的妈妈一生多磨难,含辛茹苦地独自将女儿拉扯大,眼见女儿毕了业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如今却又遭此厄运,令我的茶醉着的心,伤感着,翻腾着。
又想起某年某月某日,闺蜜在年底邀我参加她一年一度的答谢宴。她说请的都是自己的家人和曾经帮助过她的恩人。
“我既非家人,也谈不上恩人,没有理由参加啊!”,电话里,我一口回绝。闺蜜回我:“你既是我的家人也是我的恩人,必须来!”。
虽然深知平日自己待闺蜜不如闺蜜待我情深意重,但还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以为真的是家庭聚会爽快应邀而去。结果,当这个行长那个区长又是什么局长的一一举杯侃侃而谈时,我傻愣愣地不言也不语,美味佳肴也失去了对我的诱惑力。那叫一个尴尬啊!
闺蜜适时地为我解围,称我为“心灵上的朋友,最懂她的好姐妹。”。诸位官员也都很会附和,称“难得如此深厚的感情,又如此被朋友看重,一定是个非常有内涵的女人”。他们的一席话,几乎令我无地自容。
桌子底下,闺蜜用脚不停地踹着我,示意我举杯敬诸位官员。我不仅怯场,也不善应酬,更不喜欢虚伪假意地迎合。偷偷地瞪了闺蜜一眼,又在桌子底下回敬了闺蜜两脚,这才勉强举杯,红着脸很没文化地说了句“谢谢”便不再言语。
对面坐着的省高院的杨姐,笑着说:“一说话就脸红,说明被保护得很好。”。这句话,在当时,我听着非常刺耳,也很难受。
我觉得自己不该来,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而我一事无成还出来丢人现眼……那个当时,我讨厌自己,也在心里责怪闺蜜不该让我来,同时,内心深处还在埋怨着那个“保护我的人”……
可是,这句话也好,那晚的宴会也好,还有当时傻愣愣的我,这些年我早已经忘记了,只是不知道今天为什么会想起,大概是茶醉之后心绪泛滥的原因吧!
如今,再度回味杨姐的话,以及当晚的难堪,我不再因此而讨厌自己。我依然是过去的我,一事无成,却接纳了这样的自己,还总在心里,感谢着那个“保护我的人”。
小时候,姥姥常说:“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河流。弯弯曲曲,深深浅浅,沟沟坎坎。你什么都要经历,什么都得学会。”。我只记得姥姥说的这句话,却不懂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如今,我懂了。走过,才会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