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至2019年11月,为期三个多月的这次培训为我给美术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认识。从第一阶段各位专家们的讲座,同行们的交流,到第二阶段线上学习、几次直播学习,再到第三阶段的相聚,每一个阶段都在告诉我,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做,坚持去做,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将本次培训的心得与反思总结如下:
一、美术教师是传播者,更应引导孩子学会去发现美
每一个孩子在他的孩童时代都对画画充满了激情,他们眼里什么都是美的,他们愿意用画笔和双手来表达。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激情却被往往会慢慢消磨。因为我们的美术课堂常常会急功近利,为快速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而忽略了学生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最终呈现的结果是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美”,看不到他们的童真,没有他们的主见。这样的教学看似有了“成果”,但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出学生发现美的眼睛,面对美丑他们没有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美术在他们眼里变得枯燥乏味,变成了任务式的作业。这不是真正的美术教育,让我们把发现美的眼睛还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更纯真的美。
二、兴趣美术学习的根本动力
深圳市罗湖区正高级教师教研员陈勇老师给我们讲《让课堂发生变化》时指出现在美术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考虑到精英教学,或过于关注弱势;教师不善于发现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寻找有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不敢突破常规;美术课堂教学出现套路化、模式化、固定化、去个性化等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固然能够解决一些表面的问题,但要想维持孩子对美术持久的兴趣,我们应该更充分地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生为本,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较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其次还要用真心、真情去教美术。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要严格按照美术精心组织、精心准备,多让学生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真正的美。
三、美术教育工作需要不懈的支持力
农村的美术教学想要做出成效困难重重,不管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各方面都非常匮乏。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我们止步不前的理由。再给我们做分享的各位优秀前辈们给我们分享他们在美术教育道路上的经历时,无一不例外的都遇到了诸多困难,但毫无疑问,他们现在都成功了。他们没有被困难绊住脚步,而是凭借着自己对美术教育的不懈追求一直坚持着,不但克服了种种障碍,甚至还化不利为优势。有些收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作为研究材料,有些利用一线的优势进行各种教学尝试,还有一些把农村的当地特色作为特色媒材发现特色美术教育,弘扬传统文化。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指明灯。只要我们愿意坚持,相信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属于我们的成就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我们应该走出自己的圈子去看更广阔的世界,突破自己的局限去接受更新的理念,让自己成为一名更称职的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