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杭州
苏轼兄弟的日渐荣盛,让朝廷的一些官员心生嫉妒。再加上苏轼为人爽直,遇到政见不合的情况往往直言不讳,不会假意迎合,更遭人愤恨。
元祐二年(1087年),朝廷局势形成了洛党(河南人)、朔党(河北人)、蜀党(四川人)三大党派。
洛党、朔党联合起来用各种政治手段打击以苏轼兄弟为首的蜀党。爆发了严重的“元祐党争”。
经历过乌台诗案的苏轼,不愿再卷入这种无休止的党争,也不愿牵连家人朋友,他一再上书请求到地方上任职。
元祐四年(1089年)三月,终于获准任龙图阁学士(管辖浙西路的六个州郡),兼杭州知州。
距离上次通判杭州的时间,已过去整整十八年。再次来到杭州,苏轼恍若隔世。
经常入梦的西湖和钱塘江水,又重现在眼前。江南旖旎的风光再一次抚慰了苏轼疲惫的身心。
上任之后,杭州突发疫病。苏轼迅速组织医者、懂医的僧人走街串户,为百姓治病。并大量制作一种名为“圣散子”的药,免费发放给民众。这种药是他在黄州时学得的秘方,治疗瘟疫有奇效。
由于响应及时,加上“圣散子”疗效显著,这场疫病很快就被控制住了,杭州百姓幸免于难。
第二年,苏轼发现西湖淤塞严重,“水面日减,茭葑日滋”。西湖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居民用水、农田灌溉的水源。
苏轼深恐“更二十年,无西湖矣”,决心全面治理西湖。
他召集了数十名水利专家,研究治理方案。最后采取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用湖中拔除的水草、堵塞的淤泥,在湖中筑起长堤,连接南北。
半年之后,湖面清朗开阔,湖中屹立起一道跨越南北的长堤。苏轼又下令在两岸种植杨柳、芙蓉,修建亭阁。
西湖不仅继续滋养着杭州百姓,有了长堤亭台,更有一番雅韵景致。从此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游人如织。
人们为了感谢苏轼,将这道长堤叫做“苏公堤”,后世简称为“苏堤”。
时隔千年,“苏堤春晓”仍是如今让人流连忘返的西湖胜景。
“二年阅三州”
在杭州的任期还未满,苏轼突然接到召还京城的圣旨,不得不再次惜别杭州。
其时,弟弟苏辙已回京任尚书右丞。苏轼恐又遭人嫉恨,上书请求继续外任,却没有得到应允。
返京担任翰林学士后,政敌又开始抓住苏轼曾经做过的诗文大作文章,试图弹劾。
苏轼已经厌倦了这种无谓的斗争,辨清真相后,他言辞恳切地再次上书外任,终于获准出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
而赴任颍州刚刚半年,朝廷又下令他改知扬州。
元祐六年到元祐七年(1091-1092年)这短短两年之内,苏轼从杭州到颍州,又赶赴扬州。
“二年阅三州”,这背后是政治力量的拉扯较量,动荡的时局中总是暗流涌动。
苏轼有些无奈,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忠君爱民的心。
还京风波
元祐七年(1092年)八月,朝廷下诏召回苏轼。
这时宋哲宗已满十八岁,举行郊祀大礼后,任命苏轼为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
再次身居高位的苏轼,逐渐感觉力不从心,第二年获准离京知定州。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风云又变。一直支持苏轼兄弟的高太后病逝,宋哲宗亲政。
这位年轻的皇帝早就不满祖母听政,掌权后改年号为“绍圣”,并启用父亲神宗时期的变法派老臣章惇、安焘等。
由于多年在外不得志,这些重回权力中心的大臣,开始全力报复元祐年间被重用的官员以泄愤。
短短数十天,就已有十几名官员相继被贬谪。
消息传来,身在定州的苏轼对时局产生了更深的无奈,萌生了退隐归乡的念头。
“园中有鹤驯可呼,我欲呼之立坐隅……戛然长鸣乃下趋,难进易退我不如。”(《鹤叹》)
只是,裹挟其中身不由己,苏轼致仕退隐的愿望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