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初到广州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为人谦和,热心肠,很有耐心,总之是相处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的一位女生。奇妙的是,我们每年基本都见不上一次面,但还是保持了三年的联系,偶尔在线上聊天,给彼此的生活和工作打打气。
这封信的起源正是源于一段闲聊时的话:自己实验做不好啊,没有什么动力做,做出来结果也不是很开心,不知道为啥,但是讲别人的发表的文章我可以汇报的很好,就是这种的感觉,别人说你汇报的挺好的,但那是别人的结果,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自己做的东西不行,不知道咋做。
第一次看到她说这么多关于烦恼的事情,我也是蛮着急的。我们相识的时候她正在考研,现在已经开始读博士了,我心里是很佩服她的。于是,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拿着手机,趁热打铁用了40分钟写下了这封信:
【关于做实验的动力和结果的不开心】
恕我冒昧,给你写这么一大段话。个人觉得,做实验——获得结果——做汇报,这样类似“一条龙”的工作从头到尾做下来之后是很酷的一件事因为在这个可能有些漫长的过程中,你就像一个手艺人一样,或者说,就像一个匠人一样,用各种实验工具雕琢出一份自己的作品。
不管这个作品能否收获很多人的欣赏和肯定,但是它里面都倾注了你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即使它带给别人的意义只是一串与预期结果不相符的数字或者是一幅与预期不相符的画面,但是在这串数字和画面的背后都深藏着你为此付出的点滴和日夜。
所以,你不要不开心,你要保存好收集好所有的文件资料数据,这都是你这个匠人的工作成果。如果你觉得不满意,那么就想办法在以后改善它。针对改善措施,建议以笔记方式记录,内容框架参考如下:
1.实验做好的标准有哪些?
2.实验步骤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3.实验每一部分好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4.往往是哪个部分做的不好? 如何改善?
5.有没有可以借鉴的例子?
6.可不可以向外界(师长同学,网络资源)求助?
7.针对做出的结果进行深度分析
(1)自我总结复盘(可参考1-6点)
(2)向师长等讨教,寻求意见建议
最后,强烈建议你不要怀疑自己,更不要小瞧自己,皮格马利翁效应即预期效应说,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对结果的预期往往会影响结果。我的理解,就是要一直在保持谦虚的同时相信自己,在心里悄悄地肯定自己。
你要告诉自己,自己值得。因为你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加美好。不管你信不信,过年时看到你时,我真的有种惊艳的感觉。但这种惊艳还仅仅是在外表上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再跟你深度接触之后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惊艳之处。
你说你汇报别人的东西往往效果很好,这点就足以说明你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均很好。不是很确切地说,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东西,包括某一种产品或是你的实验汇报,都是三分靠实效,七分靠包(营)装(销)。所以,你在准备自己的汇报材料时,不用太过纠结那个与预期不相符的结果,而是更多地聚焦于你实验中的闪光点,并且通过汇报把它传达给其他人。
我跟她说:“这是纯手打(牛筋丸)。”
她回复我:“是真牛啊。”
我说:“牛不牛,看成效,等着你的好消息。”
她说:“有你这句话,我必须努力。”
就这样,美好的一天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