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 算 我 们 失 去 全 世 界
幸 好 我 们 还 有 音 乐
☽
25日,天后王菲低调发行新歌的微博刷爆了朋友圈,有人说天后出歌不用套路,但耐不住路人粉疯狂转发,于是不用套路居然成了最好的套路,应该算是意外之喜吧。
对于王菲,听了这么多年,她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不外乎是空灵和百变
一个空,一个变
似乎成为了伴随她一生的标签
关于新歌《尘埃》,关于和张亚东的再度合作,让我们下意识的想起,原来王菲已然伴随了我们这么多年。
但你有没有认真回忆过,是从哪一年或者是哪一首歌开始认识王菲,我想,许多人肯定已经记不起来。
时间啊,仿若流水,留不住岁月,却能留住一些久违的声音。今晚便让我们从头回味一遍她这么多年的转变和执迷不悔,那么,先从一首《容易受伤的女人》开始。
有人说,王菲的风格变换代表着港台流行乐风格的变换,这首翻唱自中岛美雪的作品和当时港台流行歌手走的路线一样,都是翻唱打天下。
这时候的王菲还未改名,这时候的作品风格还未尝试去突破,所以我们听这首歌的时候能立刻听出年代感,以及90年代初港台音乐怨天尤人的情歌模式。
王菲真正开始转变,应该是在专辑《十万个为什么》之后,从此不论是个人造型还是音乐类型都有了质的突破。
很多人会把王菲的这种质变和前夫窦唯联系在一起,不管是两人合作的《誓言》,还是后来发行的专辑《浮躁》,从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窦唯的影子。
这个时候的王菲,音乐风格的尝试和转变是出道至今最为频繁的,英伦、迷幻、摇滚、前卫、流行、朋克,各种风格的碰撞不仅没有让王菲迷失,反而明确了她未来该沿袭哪种风格。
97年之后,有了女儿的王菲不再出粤语专辑,而98年和那英的合作让她在内地名声大噪,也彻底形成了她边唱边游,无拘无束的空灵风格。
这段时期的代表作有:《闷》、《红豆》、《执迷不悔》、《约定》、《但愿人长久》等。
从这以后,王菲开始成为香港乐坛不折不扣的天后,创造了专辑销量纪录和连续开演唱会的纪录。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身为一个女人,身为一个公众人物,王菲的情感生活难免有点颠簸,尤其是在王菲这么个特立独行的女人身上。2000年的专辑《寓言》中有一首歌或许能代表她当时的心境。
《给自己的情书》,简简单单六个字却仿佛沾上了百年寂寞。
2000年应该是王菲情感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在世纪末和窦唯告别,在世纪初和谢霆锋相遇,这应该是那一年最摇滚最浪漫的一件事。
随着02年被索尼唱片签约,随着03的专辑《将爱》发行,一场姐弟恋分分合合之后,将爱情进行到底似乎也成了空谈。
凭着我这千斤重情书,在夜阑尽处
如门前大树,没有他依靠,归家也不必撇雨
当我们在用羡慕的眼光看王菲的时候,却不会知道隐藏在她身上的痛楚。
越矜持倔强的爱终会有越阳光浪漫的春天,在王菲和李亚鹏结合后,她在事业最巅峰时选择告别歌坛。
一时间,似乎王菲的空灵和百变将会成为绝唱;
一时间,似乎王菲这些年唱的爱恨离别最终将告一段落;
一时间,我们恍惚再也听不到她歌曲中的那些失真吉他、厚重贝斯、机械鼓机。
一时间,我们或许会问,王菲还会回来吗?还会戴着面纱,还会踩着高靴,还会用出其不意让我们收获惊喜吗?
事实上,10年春年晚会上的《传奇》标志着王菲正式复出。只是,或许是爱够了,伤够了,还是自己看穿了,看淡了,复出后的王菲和我们记忆中的王菲已经大为不同。
空灵依旧,但是新歌中已经开始避着谈情感。从《愿》到《致青春》,从《匆匆那年》到《清风徐来》,我们很难在听到王菲对情感的真情流露,更多的是她在讲述这么多年的成长和感悟。
我想,这种转变完全不是王菲对爱失去了信心,她的性格决定她无论什么年纪都会轰轰烈烈去爱。这样的转变,应该是王菲在起起伏伏的情路上学会了淡然面对。
就像这首低调发行的新歌《尘埃》中所写的那样:
有段时间在黑暗中张望
也曾经在钻石上熠熠发亮
一粒尘埃在尘世的日子就这样。被吹起,被掸落,没有意义,无所谓方向。
从一个懵懂少女成为百变天后,从百变天后开始学会看淡人生,这是这么多年王菲的音乐历程;从窦唯到谢霆锋,从谢霆锋到李亚鹏,这是王菲在感情上的不同选择。
跨越两个世纪,不论王菲怎么改变,就像她的执迷不悔一样,我们同样执迷不悔的陪伴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