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在斯坦福大学通过研究一个简单的游戏而获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这个游戏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敲击者拿到一张25首名曲的单子,例如《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每位敲击者挑选一首,把节奏敲给听众听(通过敲桌子)。听众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另外,如果身边有听众,这个游戏在家里玩很有意思)。
这个游戏中听众的任务很艰巨。在伊丽莎白的实验过程中,人们敲出了120首曲子的节奏。听众只猜出了2.5%的曲子:120首中的3首。
但这就是实验结果值得作为心理学论文题目来研究的地方。在听众猜歌曲名前,伊丽莎白让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他们预测概率为50%。
敲击者传递的信息40次中才有一次被理解,但是他们认为两次中就有一次,为什么呢?
当一个敲击者敲打的时候,她听到的是她脑子里的歌曲。来吧,你可以自己亲自来试试。你不可能避免在脑中听到的曲调。同时,听众听不到那个曲调----他们所能听到的只是一串分离的敲击声,就像一种奇怪的摩尔斯式电码。
在实验里,听众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辨出乐曲,敲击者会对此感到震惊:难道不是很明显就能听出来吗?当一个听众把《星条旗永不落》猜成《祝你生日快乐》时,敲击者的想法可能是:你怎么会这么蠢呢?
做一个敲击者很难。问题在于敲击者已拥有的知识(歌曲题目)让他们想象不到缺乏这中知识会是什么情形。当他们敲击的时候,他们不能想象听众听到的是那些独立的敲击声而不是一首曲子。这就是“知识的诅咒”。一旦我们知道某样东西,我们就会发现很难想象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对于我们来说,向他人传递我们的知识变得很困难,因为我们不易重造我们听众的心境。
敲击者/听众实验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重演。
需求分析师、客户、开发、测试人员都可以看成敲击者和听众。这些群体之间需要持续不断的沟通,但如同敲击者和听众一样,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
文档如何写,写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有困恼着需求分析师们,因为他们的脑中有一首读者听不到的曲子 。作者与读者之间是信息不对称的,如果作者了解读者的能力水平(“重造听众的心境”,对于同一个ABU内的成员,通过观察、访谈等手段都很容易了解到的 ),自然而然就会妙笔生花。
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式,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如果文档阅读者们具备需求分析师们拥有的业务知识、系统知识,类似这样的描述“财务经理要查看逾期欠款的客户”或这种“从认购表、合同表提取权益人信息,过滤条件 认购或合同下有应收款的余额不为0......”。相对于后者来说,前者,需求分析师少写了很多(减少了写错的概率,写得多错的多不是吗?),客户也看得懂(采用用户故事方式来编写,利于确认需求)、读者看得也爽(不用去读这些蹩脚的结构化语言,自己具备将业务知识转化为系统功能的能力),也可以规避团队协作中反复沟通确认。
总之,写文档的兄弟们,为了少点苦逼,想办法去对抗知识诅咒吧!
推荐两本书:
《让创意更有黏性》
《用户故事与敏捷方法》
题外话:
当推行敏捷开发时,ABU内有多少成员搞得清楚敏捷开发呢?又有多少人看过《Scrum精髓》或其他相关书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是很难坚持下。特别是在有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目前看到的现状也确实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