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自己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什么年龄了,只记得当时泣不成声。
后来学了心理学专业。有一节课上,老师讲了他的一次经历——
那是一个国内知名心理学教授的讲座,讲座中应该是涉及到了自我创伤吧。当时哭到了一大片,就好像是爆发了群体性癔症。老师这时候开始细细观察周围的人,突然发现还有一个人和他一样没哭,于是问这个先生:“你怎么不哭呢?”“我处理过了。”这位先生淡淡一笑,柔和又坚定。
老师讲完他的经历,问我们:“处理过了,是什么意思?”
好多年过去了,老师这个经历的细节我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唯独那位先生那句话,时时萦绕于耳,仿佛我亲耳所听。
处理过了,应该是用心理干预治愈了自己的意思吧,我想。
如今,看到阿德勒那句经典名言,我不会哭了,甚至有一丝无畏的勇气。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蛤蟆先生终于走入了“成人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真的专业。它所讲述的心理咨询的过程,是那样专业、细致、真实可感,有营养。苍鹭是一个专业的出色的心理咨询师,我都有些佩服他。
除去老生常谈的在书中读自己,读学生,我甚至读到了身为一个正常生物的心理咨询师——他也有他的情绪;他也接他的地气;他或许也有自己的心理督导师。当然,这也算是专业、真实的一种表现吧。
摘抄一些关键核心的句子,帮助自己梳理,也帮助读到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人。
摘抄:
1.可即使拥有了河鼠这般的友谊和善意,鼹鼠还是不满意,他宁愿河鼠不要总这么能干,能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
2.蛤蟆庄园的雄伟壮观是不容置疑的,最近还有一本光鲜的本地杂志这样描述它,绅士官邸,大隐于市,享纵览野树林之开阔视野漫步,得遍野繁花之田园雅趣,且有围场楼宇在外。
3.“可我现在整个人都不太好。”说完便放声大哭起来。
4.鼹鼠意识到蛤蟆现在脏兮兮的样子,背后是精神和内心经历的重大变化。
5.他们是一定要施以援手的,不管蛤蟆愿不愿意。
6.这些坏事都会降临,除非蛤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7.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属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如果我们约定要合作,就需要拟一个合同,咨询结束时我会把收据寄给你,你看这并不是钱的问题,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8.“我愿意跟你合作,我们的咨询能重新开始吗?”
“其实我认为咨询已经开始了。”
9.苍鹭站定了直视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
10.必须完成的事情只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11.和许多人一样,他从未有意识地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过自己的情绪,所以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更别提对别人说了。
12.所以当我说一个人处在儿童自我状态时,我是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这不同于幼稚,而是像孩子一样。
13.但在咨询过程中,最打动蛤蟆的一点是,它能得到苍鹭全身心的关注。
14.只要蛤蟆找到了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所思所想,苍鹭就会倾听并理解它,苍鹭没能理解时,会如实相告,蛤蟆就必须搜寻其他的词句来更准确地表达意思。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渐渐地他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以前他根本想不到要这样做。换句话说蛤蟆开启了学习模式。
15.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沦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作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16.不论人们年纪多大,都可能处在儿童状态,人们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17.这让人想到孩子是多么容易受伤啊,我之前从没意识到,父母其实拥有巨大的权利,可以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他们可以爱孩子,也可以抛弃孩子,可以宠爱他们,也可以虐待他们,你能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你看走不走运。
18.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
19.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幸运的话,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
20.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这贯穿我们咨询的全过程,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21.所以我就不用作业这个令人害怕的词了,我会请你在我们下次面谈前做一些事情。
22.这些记忆擅自闯入了蛤蟆的脑海里,而在这些记忆底下一股愤怒正在累积,强烈却无力,无力是因为他不确定他在对谁愤怒,或者对什么事情愤怒。于是就造成了这个结果:他开始为自己的愤怒感到内疚,因为在内心深处他知道自己对父母是极度愤怒的。
23.蛤蟆有段时间没掉眼泪了,这一回又哭了起来。苍鹭把纸巾盒推了过去,蛤蟆抽出一张来擦了擦眼睛,又抽出另一张用力擤了擤鼻涕,停顿了一会儿后,苍露问他是否觉得好些了。“是的,真没想到。”“你看,悲伤的原因是真实可见的:你想起了不快乐的时光,你自然会有悲伤和不快乐的情绪,所以你哭了。”
24.你肯定不喜欢嚎啕大哭,可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并理解这些情绪。如果你否认他们,无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25.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成功过,但我记得很清楚,我想让他们对我满意,为我骄傲。也许这就是我变得爱炫耀的原因。他们对我的所作所为从没有满意过或被打动过,所以我就放任自己用浮夸的和愚蠢的行为来搏得他们的关注。
26.蛤蟆看上去、听上去都那么悲伤,连他的情绪也明显像个极度悲伤的孩子。这种悲伤深深感染了苍鹭,他静静地坐着,尽力走进蛤蟆的回忆,去体验蛤蟆的悲伤——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这便是所谓的“共情”。蛤蟆也感觉到了这无声的支持和理解带给它直击灵魂的力量。
27.你知道吗?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列表描述的不仅是我的过去,也是我的现在,我在过去学会的事情和我现在的行为出奇地相似,不知道我该不该觉得惊讶。
28.我想,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你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或许就是这个意思。
29.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30.咨询的议题一直都是由你来设定的,每一次面谈中,我都在帮助你探索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让你最大限度地去学习和觉察。如果你能自己找到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真的在进步。
31.“这真的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蛤蟆,不过,就像所有的好问题一样,答案会让你产生痛苦的自我觉察,你做好了解的准备了吗?”
蛤蟆坚定的看着苍鹭说:“我已经走到这么远了,不能在这里打住。”
32.愤怒是我们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
33.我认为怄气也是发怒的一种方式。怄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蛤蟆,在我看来,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力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作出反应。
34.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适应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所以就产生了各种行为模式,关联着各种情感和情绪,就像马赛克的色彩一样繁多复杂。
35.儿童释放愤怒的方式由弱到强依次为:退缩,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这危害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的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36.苍鹭沉默了良久,不是因为他不明白蛤蟆的处境。正相反,他太明白了,他只是不确定该带蛤蟆走哪条学习之路。
37.“我是说你可能对自己不诚实,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很蠢,让对方占了上风,是你感觉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
“共谋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达成一种秘密协议,我用‘共谋’是想说你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
38.“也许,你是对的。在你说到‘共谋’说到我想让自己不快乐的时候,我的胸口直发烫,我在努力让自己活得悲惨,这听着也太蠢了。”
“咨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概念,这样一听会显得愚蠢,不合逻辑,甚至让人害怕。但是越是能帮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也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概念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他们最有可能带你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想你现在也感受到了。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须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你现在应该懂了,为什么你会拒绝打开这扇学习之门,因为他通向一条艰苦之路。”
“但这扇门也可能通向深刻的领悟。”蛤蟆平静的说。
“当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正一起努力,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许久,他们默默坐着,彼此相伴,一切尽在无言中。”
39.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40.“我明白了,他处在父母自我状态,而且是挑剔型父母状态。明白了这一点,我差不多就能预测下次见面时獾会怎么说怎么做了。”
“非常棒,很明显你的情商提高了,聪明不仅仅是智商的事儿,我们也需要情商。”
41.“你准备做好要做更多的自我探索了吗?也就是更深入的学习?”
“我准备好了,不过你知道,有时候我会受伤。我有了很多新的领悟,但不是所有的领悟我都能欣然接受。”
“我懂,我懂,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42.在我看来,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43.这么说也许有些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44.他也觉察到自身的变化,他的内心深处多了几分力量。他发现自己能更理性的思考那些让人情绪翻腾或是感到害怕的想法。当客观地检视自己时,他情绪波动没那么大了,这使得他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从而学到东西。
45.“我不确定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要了解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是很难的。不过,我明显感到更有力量了,这很难解释。有时那种熟悉的情绪还是会来,我会悲伤,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那种情绪还藏在我心里某个角落,可再也不会占据整个心房,我似乎能把他们赶到角落里,不再被他牵着鼻子走。”
“我很高兴听你这么说,很显然你的自我洞察力和情商都在提升。”苍鹭凝神看着蛤蟆:“你刚才回答我问题时处于什么自我状态?”
“肯定不是父母自我状态,但我知道我也不在儿童自我状态。近来,我一直想应该还存在另一种自我状态,让你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感觉像孩子,在这个自我状态里,你更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不知道这么讲是否说得通。”
“完全说的通。”苍鹭的语气满怀热切:“我们称它为成人状态,加上它,就形成了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的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在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同样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须的,他们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不过,我们可以说的是成人状态有它特殊的重要性。
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因为只有当处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
46.我不知道你“应该”怎么做,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你能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协助你,但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47.你已经走到十字路口,没法再回头了。你要选哪条路?选择就是: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48.相比于责怪别人,自己负起责任还有个天大的好处,那就是你能开始对此行动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你自己。
49.原谅父母。
50.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而不会因此被嘲笑或排斥,是多么大的慰藉。无论好坏,这就是蛤蟆的人生,它既不是伟大的圣人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他就是他自己。最让蛤蟆高兴的是,苍鹭倾听的样子看起来是真的感兴趣。
51.在叙述中,蛤蟆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些事件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个事件。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他能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能客观地去看,而不再感到内疚。慢慢地,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换句话说 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当他用战略的眼光审视人生时,发现从苍鹭那儿学到的某些想法对他帮助极大,比方说,把生活比作舞台并不新鲜,可或许他有专属自己的人生剧本,一有机会就会出演,这个想法让他耳目一新。
52.想到每一个全新的时刻都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机会和挑战,又让人无比激动。蛤蟆认定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他决定要让自己活得更真实一点儿。
53.实际上,我们得回顾你生命最早期的阶段,从出生到大约四五岁的时候发生的一切都对你影响很大,还影响了你后来的成长,牵涉到你怎样看待自己和别人。这种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就这样,你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特有的看法,对你而言,这就是你看待事情的唯一方式。从那时起,你就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同一个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有时候人们看到的世界如此不同,连信念和预设都不尽相同,最严重的时候,这些人在之后的人生里只能经过流血冲突才能达成和解。
54.我们说的不只是物理世界,而是你内在的、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那是通过你早年的经历而形成的。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换句话说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这里的世界。
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
55.假如你认为生活让你不快乐,不善待你,那么今天喝醉就是你用的某种方法,它可以印证明天你会感觉悲惨的预期。换句话说,你创造了一个自证预言。
这种行为可能持续一辈子,这类行为就被称为游戏。
这类游戏的发起基本上都不是出于真诚,不像正常游戏那样,只是让人觉得兴奋好玩,而是会产生非常戏剧化的结果。表面看起来实事求是,其实真正的意图却并不正大光明。游戏体现在两个层面:在社交层面上,似乎一切都是公开诚实的。而游戏玩家的真正动机却隐藏在心理层面,同时也隐藏着欺骗,至于游戏的必然后果呢,全都是让人产生负面情绪。
56.概括的说,处在“我不好;你好”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比方说:“我真不幸”“可怜、弱小的我”“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你怎么敢?”
57.这些理念不是用来给人贴标签,攻击、羞辱别人的。它们只是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
58.他明白要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有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好好工作。当下他想做的就是去拼、去赢!
59.“今天,在情绪温度计上你会打几分?”
“今天我给自己打9分,其实可以打10分,但我想给未来留些余地,或许事情会变得更好。我觉得我比过去更能顺应生活了,可我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那么消沉,那段记忆会永远留在那儿,或许就是对我的提醒,告诉我,滑落到生活边缘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当你选择‘我好;你也好’的坐标时,这是个勇敢的选择。说勇敢是因为选择了这个人生坐标时,你不仅为当下做出了选择,还许下了一个承诺,终身的承诺。因为‘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动。”
60.“现在我明白了,你其实总是引导我回答自己的问题,引导我进入成人状态。”
“那是你成长之路的重要一步,当时你表现得像个与父母对抗的青春期少年,你正面对抗我,意味着你情感的钟摆从依赖的一头甩到了对我发怒排斥的另一头。其实,你是在反抗你对我的依赖。这叫做移情。你真正找到了力量和勇气,表现得像个男人,而不再是个男孩。那是个转折点,你长大了,也成年了,在你宣告对自己拥有主权的那刻起,你便能独立行事了。”
“在我们咨询的过程里,我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然后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不仅用头脑去思考,也用情感去体验。虽然你开始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但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你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时,就能明白他们并非可有可无,也不会对他们不闻不问,因为情绪正是自我的核心。你在情感层面做了努力,也就从中直接学到了该学的东西。无论何时,只要我们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能有成长的机会。这就是真正在实践中学习。自出生开始,我们便是以这种方式学习任何一种重要的东西。”
61.情商真正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
高情商的人,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而且,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这里的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62.在咨询中学习一直是个双向的过程,只是彼此学到的东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