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0 18:25 星期三
语文教育名家夏丏尊在《我的中学时代》一文中说道:“我上代是经商的,父亲却是个秀才。在10岁以前,祖父的事业未倒,家境很不坏,兄弟五人中据说我在八字上可以读书,于是祖父和父亲都期望我将来中举点翰林,光大门楣,不预备叫我去学生意。在我家坐馆的先生也另眼看待,我所读的功课是何我的兄弟们不同的。他们读毕四书,就读些《幼学琼林》和尺牍书类,而我却非读《左传》、《诗经》、《礼记》不可。”
夏丏尊的父亲觉得,只有夏丏尊能培养成一个读书人,因此,要求他读《左传》、《诗经》、《礼记》。他的兄弟不准备做读书人,因此,不需要读这些。那他们读什么呢?读《论语》、《孟子》及大学中庸,就可以了。
就是说,即使是不准备做读书人的,准备做商人的,也需要读《四书》,读《幼学琼林》等。看到这儿,不禁感慨。那时不准备做读书人的,也读了《论语》、《孟子》等经典。现在呢?这些书籍,即使是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也没有读完。读完了的,应该是有的,但肯定不多。
夏丏尊说他的几个兄弟,“读毕四书,就读些《幼学琼林》和尺牍书类”,似对《幼学琼林》有点不屑。而现在呢?不说小学生,就是中学乃至大学生,有多少人读过《幼学琼林》?可能也不大能读懂。
现在的教育,与那时差距真是很大。敏泽先生回忆自己读私塾的经历时说:“五年私塾教育便是我最早接受的、并且给我终生留下的难以磨灭影响的语文和文化教育。这五年私塾所学到的东西,说实在的,比后来的正规大学中文系四年所学的东西都要多。”这并非虚言。
这时民国时期。后来的台湾也差不多是这样。即小学、初中已经读完了《论语、《孟子》。 鲁国尧讲讲过他的一次经历,说:“上个90年代,又一次我从南京去厦门大学,旅途上经历的一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车厢里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跟我聊天,他是一个做木柴生意的台湾商人。闲谈中,他一会儿引用《论语》中的几个句子,一会儿又引用了《孟子》里的一段话,而且都是脱口而出,我感到很惊讶。我问他说:‘你对《论语》和《孟子》怎么这样熟悉呀?’他说:‘这不算什么,我虽然没上大学,但在中学课文里都学了,背得滚瓜烂熟。’”
有些人,说道当时人读书多之时,往往说:夏丏尊那时,只学语文,不学数理化。可能是这样。但台湾的中小学,可能是学数学、物理化学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读《论语》、《孟子》。
近年来,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有所深入,倡导读整本的书,有的学校也开始让学生读《论语》,但这只是少数学校。不过,虽然是少数学校,但总算是开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