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需求决策?

本文主要记录下我是如何做需求收集-分级-设计的

一.框架

1.需求收集

2.需求分类

3.需求决策:伪需求过滤,真需求排序

4.需求设计

二.各项简单介绍

1、需求收集:各方(运营、用户反馈、自己感悟、老板),其中自主产生,可以使用目标拆解:目标- 问题-解决办法

(目标可以用,在什么背景下满足什么人的需求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问题:达到这个目标当前有什么问题

解决办法:可以这样分析即用户需求,用户的需求重点:通常是用户选择产品时的需求痛点,或者是用户迁移产品时的主要成本所在;竞争对手的缺点,和我们的优点)

2、需求分类:功能类、数据类、运营类、体验类、设计类/体验修补类,亮点类,战略类等

3、需求决策:

a.过滤不做需求

1)4个基本考虑要素(这里面其实就是在考虑这个需求的目标和作用):战略定位(如起步阶段就要商业化的需求不做)、产品定位(如陌生人社区,要导入熟人关系链不做)、目标用户需求(年轻人社区,老年人说字体太小,不做)需求是否可实现(实现不了或者代价太大投入产出不成正比,不做)

①战略决定产品的位置,战略可以给出产品当前的目标(具有优势的,攻击性的市场准定位),为需求决策做指导,常见的战略阶段:起步、发展、迭代。起步阶段重点在功能迭代验证产品可行性;发展阶段,在于进行功能扩展和完善;到了迭代阶段产品基本成熟,需要更注重用户体验方面

②产品定位决定哪些需求是必要的、哪些是多余的、也影响用户的取舍,什么是产品定位?我们可以重点思考三个问题:产品服务于谁?解决用户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边界在哪里?

③用户需求,是否满足了目标用户需求

在需求决策时可以使用优劣分析法,同时适当也考虑对竞品的影响

2.要做的需求排序

a.需求分位:四象限定位法,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

1)如何判断重要性

1.价值判断:用户价值(使用人数,频次等),企业价值(产品目标),商业价值(带来多少收入)

2.给上方综合打分,一般先考虑产品目标,然后兼顾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3.判断时可以使用做了有多大价值,不做损失多少价值,来考虑打分

4.同时也可以加入knao作为判断辅助:

需求分为:一般情况基本(不做很不开心,做了也不会开心)大于期望(不做不开心,做了开心)大于魅力(不做没影响,做了可能开心)

5.判断价值的时候也要考虑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投入如开发资源,产出就是效果

2)判断紧急

这个根据需求的背景和来源,结合当前的产生目标去判断,一般可以明确的判断出来

3)需求分级

排在第一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需求。

排在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需求。

排在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需求。

排在第四象限属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需求

然后结合开发资源的投入算投入产出,可以同一象限的也可以排序

6、需求设计(产品设计中的逻辑思维)

这里只强调下一定要注意: 用户/使用工具/通过什么样的动作/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在什么环境里完成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