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是从不读到读的一个桥梁。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之作,感觉在真正意义上我没有把它读完过。这本书是我的良师,每每遇到一些教育现实问题时,就会想起它,翻来读几页,从中获得启发。但过后,又搁置一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今天,回听完崔老师对这本书的领读,让我有了很强的阅读欲望,边听课,边翻阅书中老师分享的某些内容,边做笔记,由此,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解读,收获颇丰。
关于观察——如何教学生观察
原以为,学生学习完了后,提供给学生一个观察任务,等学生观察完了,写一份观察报告,以作为结束。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就是给学生学习,任务完成了,我们的学习就发生了。
可这本书中却告诉我们,学习完后,学生领取观察任务,但同时会给到学生观察支架。那观察支架是什么呢?有时是一种反馈,比如书中的小故事(P48),春天来了,老师带学生去校园里观察,问学生:什么能证明春天来了?而这样的问题本身就是支架。等到第二天,又问学生: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又有什么新的去证明春天来了?……这一系列问题,且随之时间推移,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给学生一种提醒,对学生的反馈,对学生的倾听,这些都是观察支架,当学生拿到观察支架后,能自己去表达,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去交流,最后,再写观察报告。这样对比,发现我们老师平常做的事情却是布置任务,直接到了收集任务,中间的这个部分就省略掉了,而这个部分是我们知道的,但却没有做到的。这本书在教我们回归,回归到我们知道的这个部分如何落实行动。
由此,想到一年级的口语成果展,有一项是让学生:说几个与天气有关的词语,有的学生沉默是金来表达不知道,有的学生还能答出一、两个:雨天、晴天,还有学生把天气和季节的词语混淆。我相信孩子在生活中,都有体验过不同天气,只是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正确的词语来表达。想到这层,于是,我问:如果外面打雷下雨,你会想到什么词语来表达这个天气呢?学生立马能想到:雷雨天。是的,低龄段的学生,要培养学生对图画的爱好,多感官参与学习,而图像记忆就是知识可视化,语义情境化的学习方式。
关于阅读
原以为,学习不好的人,认为读书读不懂,就不去阅读,于是,会选择听听课,然后报培训班,多听课,多刷课,以为这样的方式做就能提升。但如果一个乘数数学题做不对的学生,你不让他多读书,不让他多阅读,只让他多刷题,你会发现他是机械学习,最后,他还是不会,还是学习不好。
比如,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多时候,他数学不好,就是因为他读不懂题意,没有哪个学科是特别孤立的学科,学科之间基本是交叉的,越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越好的话,他读懂题意,他自动化的获取题干,或自动化获取课本的能力,这是非常关键的,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联想到一位朋友分享他侄儿的故事:在学龄前,妈妈在家教孩子算术,还超前学会两位数的计算,会各种口算等。可孩子上小学后,妈妈外出工作了,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他的数学方面却没有表现得那么出色,甚至到三四年级就反而跟不上了。有人会说学习得有天赋,此话我不能认同,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成绩好坏不能单单从某一学科来给孩子贴标签,是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习惯、学习环境,还有个人的阅读、方法等。
据了解,这个小孩数学没有学好是有原因的,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学龄前,妈妈的教导是机械地、单一地让孩子会计算,孩子那个年龄段还不能理解其中数与数之间的含义和联系,孩子只是按妈妈教的方法会计算而已,可不能看出孩子这样的学习是否科学和学习的延续,可如果妈妈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爱阅读的孩子,我想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学习不好,就是去多阅读,当你读的越来越多,有意识读多了,慢慢就读得懂了。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不去读,而是因为学习不好,我才更要去读,读得多了,我就读得懂了,然后,我再去实践,注意,不是实践就完了,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再次阅读,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习才会真的提升。所以,不管是学哪一门学科,大量阅读一定是基础。
我们听了很多课程,参加了不少读书会,但阅读一定是真正的亲自的沉浸进去,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书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个体化的,这个东西一定会触动你的。
最后,分享有关刘畊宏健身的一条网友的网评:“我想问一下,我看了七天刘畊宏跳操,一斤都没瘦,我想知道这个事一定要自己来跳吗?”猛一听,觉得搞笑,但细想来,却在告诉我们:阅读和健身一样,一定是个体参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