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中旬,初次踏上新疆这片沃土,对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地域的差别、风土人情的好奇,当然,也有对一份工作的热情和期待。
刚到新疆,是在和田市,每天天都灰蒙蒙的,但没有雨,最不习惯的是上班时间,早10点_下午8点,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不过,这只是在办公室才可以享受到的待遇。
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每天仍会在6点多醒来,静悄悄的,好似只有我一人是醒着的,隐隐传来此起彼伏的“梦呓声”“打鼾”声及看着窗外的“黑寂”,才明白这里是“新疆”。
熬到8点多的时候,门外逐渐有了话语声和脚步声,于是,蒙头装睡的我,便急不可待的起床,上厕所、洗脸、打扫办公室,到10点左右,准备工作完毕,即可进入一天的日常工作,由于单位是施工单位,下工地便也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疆,地域广阔,致使工地距办公地址最远的有200多公里路,最近的也有60多公里,一天出去,回来也就深更半夜了。
除了和田本地的工程项目,公司在新疆各地都有工程,于是,几乎每月,领导和我会南北疆的跑上一遍,行程基本上是20天左右。每天的时间,除了工地、吃饭,其余的都在车上度过。
当然,在这里最要感谢的,便是随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我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工地视察”时完成的,票据的收集、审查、粘贴、核算、录帐等,在回到和田的时候,大部份工作便己完成。
每月从和田开始,到阿克苏、到巴州博湖、到乌鲁木齐、最后到阿勒泰、北屯,然后再原路返回,在2014年这一年,生活就是在这种忙碌中持续着,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2015年,和田项目基本完成,于是,原属和田的大部分人员,转至阿勒泰,由于天气原因,6月份才开始正常施工,项目为“美丽城市亮化工程”,我们负责外墙保温工作,亮化由公司亮化部负责。
因为9月份,阿勒泰地区便会有雨雪天地,所以,工期特短,要求极高,于是,参与施工的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全都在全负荷工作,每天休息时间仅为5-6小时左右。
在阿勒泰,它与和田有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每天早晨6点多,天就亮了,而和田是9点多,但作为在外务工工人来说,每天就比其他地域的人多挣三个小时的工分(注:考勤是按工分计算的),所以,那时很多工人都会要求到“阿勒泰”干活。
其实,打工人出门就是为了多挣点钱,苦点累点也没啥!当然,工人也害怕折腾,即经常性的项目间的调动,新疆地域广阔,项目调动往往得2-3天,而调动期间是没有工资的,所以,大多数打工人,不喜欢“调动”。
在新疆由于南北疆的气温、环境所致,打工人的工期也有较大差别,北疆大都在7-8个月,而南疆一般在10-11个月,那么,一般情况下,打工人还是会选择南疆。
不过,打工人的选择并不一定会如意,由于项目的具体情况的不同,我们作为管理者,会对每个项目的所需“工种”,进行调配,故而,某些特殊工种,一年下来,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也是很多的。
出门在外,很多事是身不由己的,“吃人饭、受人管”,便是,对打工人很好的身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