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2个小时的车程从老家返程,收拾到凌晨后,终于没能在正常的工作时间点起床,索性就在家窝一天。
回家的时光特别短暂,好像昨天走昨天回,对于春节返乡早已不再是要见朋友同学的兴奋,而是要看一眼生我养我的地方。尽管这几年,我印象中的家乡早已变了模样,县城多了很多的住宅和商铺,亲戚们陆陆续续住进了城里,我曾经读过的中学也由一中更名为二中...但在这改变中,也有许多不变:渡槽尽管老旧依然挺立,自家的老房子仍有一半尚在,家门口的池塘尽管面积小了很多,但是依然还在;还有家后边挺立三十几年的老樟树...
如今,过年再难见到孩子们成群结在田野上奔跑打闹,肆无忌惮的点起干枯的野草烤腊肉;
也少有正月十五晚上把砍下的樟树枝燃火烧掉,看着樟树叶在火中噼噼啪啪跳舞并散发出阵阵香气;
家家户户客厅里干净锃亮的瓷砖好像也不再欢迎举着火把的舞龙队伍;
连过去围在一起打麻将、打扑克的大人们都越来越少。
大家都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这个小日子更多与亲戚相关,而与邻里疏远。
也许,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一个在乡镇长大的孩子通过读书和教育离开故乡又返回故乡后产生的感慨。有时我也在想,如果有一天所有关于故乡的实际存在都变化,我的故乡只存留在记忆里,那个时候,我是否还会想回到故乡?
我想依然会,因为无论置于那片故土上的建筑、人、风景怎么变化,它在你记忆中的分量、在你心中的位置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