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电视剧里面听到两个人开始吵架,甲做了乙所不喜欢的事,乙在质问甲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甲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于是乙便被这一句话噎住,无言以对了。可是这句无往而不胜的话真的是这么经得起推敲吗?
I. 人为自己着想是天性使然
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要想听到真话,就要做好心理不那么舒服的准备。就如同那个流传很广的《真实和谎言》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谎言和真实在河边洗澡。谎言先洗好,穿了真实的衣服离开,真实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后来,在人们的眼里,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
任何具有生命的世间万物,首先要为自己着想;这是万物生存延续的基本法则。人虽自称为万物之灵,但也无法逃脱这个基本法则。因为很简单,如果一种生物的基因里不是为自己着想,他在幼年的时候就会把自己需要的营养、水分等输出给其他同类,就必然已无法存活下去。所以人为自己着想,一点也没有错。在商业模式精彩纷呈的今天,如果你看不懂某个商业模式,那就去问问推出这个模式的人自己能得到什么:如果回答是合理的,那基本模式也是可信的;如果回答是一切为了你好,自己什么都得不到甚至亏损,那最好远离该种模式。以我自己的经验,以这个方式来衡量看不懂的一些商业模式,还是比较管用的。
II. 为自己也要有方式
虽说为自己是人的天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自己就可以对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管不顾、自私自利。因为从长远看,那样最终不仅自己想要的利益得不到,反而会因为损害他人及社会的利益最终害了自己。既然都是为自己,但为什么不同的人的生活状态有非常大的区别呢?为自己的也分几种不同的境界:
1、 无论在思想还是行为模式上纯粹考虑自己,不管他人
此类人是把为自己的天性发挥到了极致,也就是说自私到了极致。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和物都是为自己所用的。即便偶然在行为模式上有所遮掩或具有欺骗性,但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总是能发现其“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负我”的本质。所以,前面那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很多时候是出自于此类人之口;当操控别人招致反抗时,就可以把这句话拿出来了。
2、 虽然本性还是为自己,但由于缺乏自己的主见,思想被操控;行为模式表现为纯粹为他人,不为自己(被第一类人洗脑)
此类人年幼的时候是具有纯真本性的。但后期由于缺乏主见,没有自己真正的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第一类人操控;行为模式会反常地表现为纯粹为他人,不为自己考虑。当你一点也不为自己考虑的时候,最终结果也基本上就是因为违反自然规律而被大自然所淘汰(如精神分裂、失去健康)。
3、 为自己,但也顾及他人
此类人基本已具备了自己的价值观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已经能遵循一方面以为自己为基础,但另一方面也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底线。当自己利益和他人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明辨是非并遵循自己的底线。但此类人基本属于比较保守的类型,并不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主动为他人及社会创造利益。
4、 为自己也为他人的双赢模式
此类人应该是一个良好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积极为他人及社会创造利益;所有的事都积极追求双赢的局面,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退居到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底线上。我相信,我们更美好的明天需要更多此类人的支撑和推动。
当然,上面分析的是理想状态。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可能在某些事情上更像3、4类型,而在个别事情上又像1、2类型。但作为内心深处对自己负责的一个追求目标,我们可以让自己内心真正去追求做4类,迫不得已的个别情况也要尽量坚守3类;尽量别倒退到1、2类。毕竟,谁不想要个更美好的明天呢。为了自己,也未了他人和社会,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