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蔷薇
我是海南岛农垦子弟,我是七岁开始上小学的,在作业区部设小学,是为了附近几个连队的割橡胶工子女就读。
在我开始读小学一年级,启蒙的时候很荣幸遇到了一个对教育有责任,有文学修养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陈,他当时也是一个二十岁出头,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老师,他长的个子瘦高,皮肤白皙,五官端正,头发自然微卷,就是文质彬彬的书生样吧。我记得陈老师有一件白色的套脖线衫,冬天冷的时候,他会常穿,我觉得老师穿显时尚潇洒。
上小学,开始握笔写字,老师对我们的握笔和写字的姿势要求很高,他常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要求我们把一笔一划,一撇一捺书写工整。因为从小写好,长大了字也写得还可以。
不仅是写字,新课文带读,生字抄写,组词,造句,写日记。他都很认真带我们慢慢走进语文殿堂。
老师口才表达能力很好,他讲的历史典故或成语故事很引人入胜,百听不厌。如果讲完课后,离下课铃响大概还有10分钟时候,他就利用这个时间给我们讲故事。每次班上四十多个同学一听到老师讲故事,都兴奋地鼓起掌来。我现在还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的故事有黄粱美梦,南柯一梦,海市蜃楼等。听到关键地方紧张咽口水,听完后还意犹未尽。希望下课铃声不要这么快敲响。这种心情就象我们许多人听广播剧听书,岳飞传或杨家将一样。可能受小时候的影响,我也喜欢偶尔睡前听书听故事。
老师的字写得非常好,无论是写黑板粉笔字还是毛笔字,都写得很漂亮。毛笔楷书,草书,隶书也各有风格。
每个学期开始,布置教室墙报学习园地时,园地他就用毛笔小楷在裁剪好的白纸上书写。而两边墙面的标幅,他就用隶书上写。如水滴石穿,非力使然,恒也。水深的河寂静,博学的人谦虚。知识就是力量。我扑在学习上就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等等名人名言,耳濡目染中,让孩子的心灵得到静化。
有一次,我去老师办公室交班上收齐的作业,老师送了一本唐诗300首他珍藏的书给我。这本书封面装裱精致,打开第一页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还配有彩色插图。三百首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琅琅上口。很多都是收录在小学和中学课本里的。我很喜欢这本书,拿回家里,放到床头边,没事就拿出来诵读。不知不觉自己会背了很多首唐诗。也一直保存的这本书好多年。
老师的书桌上还放了一个不倒翁。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要放一个不倒翁在书桌上。他说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而我们要做一个不倒翁,永远打不倒,打不败,一定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老师的书柜里收藏了很多小说,画报,和外国名著。他喜欢看外国的小说,匹克威逊外传这本书很厚,可是老师却看得津津有味。
所有这些都启蒙着我对书籍和文学的热爱。
我记得有一年过春节的时候,我期末考试语文班上第一名,陈老师特意送了一张年画奖励给我。一副很大张宽幅樱花风景画,一树树淡粉色的樱花在湖畔边上摇曳。过年了,我把它贴到家里的墙壁上,感觉是陋室生辉,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了。
三年级的时候,县教育局搞语文竞赛,各个区派代表参加同级语文竞赛,学校选了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去参加比赛,然后老师就要忙里偷闲给我们做课外辅导。
每天下午放学后,老师吃过晚饭,大摡晚上七点半左右他就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到我们队里来,崎岖不平乡间路上大概要骑上半个小时。
没有一点胆量,晚上是不敢走这条山路的,走夜路骑车要穿过一大片一大片的橡胶林,还有上两个长高坡和下坡,那个年代都是泥巴路,没有路灯,只有他手里的手电筒和天上的繁星和月亮为他照明。这一来一去老师就跑了半个月。他给我们补课,加强训练,希望我们能在竞赛时拿到一个好名次,为学校争光。
可是去参加比赛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着大暴雨,那天早晨,陈老师骑着自行车拉着我,我打着雨伞,风雨很大,把雨伞都打翻了,说实在,我和老师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因为这场暴雨,很多考生不能如约赶到。教育局取消了这场竞赛,算是大家也白忙活了一场。
我是幸运的,人生路上遇这样的好老师。很有缘份。幸运小学遇到了一个对我语文学习帮助那么大的老师,师生情谊永难忘。
这就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