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大半年,终于在这个秋天,回了家。
出了车站,便一路步行。
倒不是为了省下那两块钱的车费,只是对于这个曾读书三年的小县城,有一股莫名的情愫。
踏着轻快的步伐,一路打量,似乎仍是老样子。这座城市,也许也很恋旧,怕出门在外的游子再回来,找不到那熟悉的感觉。路边的房子,依旧是读书时候的模样,街边的店铺倒是换了不少,许多曾经光顾过的小店,如今也已换了模样。
沿街叫卖的人,如今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店铺,终于不用再忍受日晒雨淋了,可是看着这一派整齐,内心竟没忍住涌出一阵失落,我的青春,终究是逝去了。
那熟悉的烟火,如今已不知飘向何方,也许在我离开不久,它也跟着离去,这样一想,它原来也是多情的。
这次回家,许久未曾联系的朋友,竟也在。我的心似乎一下又回到了那熟悉的少年时光。
曾经赤脚跑遍了周遭,田间地头,下过的水塘,上过的大树,一下子都从记忆里拉近到了眼前。我满怀期待的走着,不知不觉已路过曾经的学校。
它仍是那样,无声的接纳着求学的少年,也无声的送别,我向它挥了挥手,就算是打过了招呼,它仍是无声,安静的站着那里。
白色的墙身,已泛起了绿,一道道裂纹,无声昭示着它的年纪,飘落墙边的黄叶,显出了一丝孤寂。但这孤寂只是暂时的,再过得几日,它又会充满活力。操场上,校园中,大门边,又会是一派欣欣向荣。
我拜别了校园,一路走着。这一路,我的心似乎又开始变得沉重。于它而言,我是过客,于这座小小的县城,我也算不的主人。我想,我也似那飘落的黄叶,终究会化作尘土,见证过它的曾经。
回到家,熟悉的父母,熟悉的邻居,还有那熟悉的鸡鸭狗。
只是恍然间,又透着一股陌生。
父母的年岁越发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康健。家里的房间,有几间因长期无人,也透着股子味。我打开窗,等风吹散那有些闷人的气味,又在村里四处走走。
一切如旧。
等到次日,约了朋友一起,我的心又开始变得活泼起来。年少时光,总是悠闲又无惧。随便找个小土坡都能坐着玩得有滋有味,现在约人出来,突然讲究起来。对于这座县城,显然朋友比我更加熟悉,约我去了一家专门吃饭聊天的店。据朋友所说,这店只要点了餐,随便坐到什么时候都可以,其他地方可能就没那么方便,对此我没有说话。
到了约定的地点,朋友点了餐,两份牛排,一壶茶,还有一份粥,我们便坐下。我问服务员,有没有靠窗的位置,服务员带我看了一下,靠窗的位置不是太挤,就是太空,而且光线也没有那么明亮,朋友说来这里吃饭,就是图个气氛,很多人都来这里吃饭聊天。可是我看着这昏暗的灯光,实在弄不明白,这究竟是个什么气氛。我宁愿在外面找个明亮且宽敞的亭子,两个人聊聊天,也好过坐在这昏暗的屋子里。不过终究不好拂了朋友的意思。
这顿饭,吃得并不算好,牛排什么味,我全没在意,而茶也有些甜腻,倒是清水喝了好几杯。
期间跟朋友聊天,却又不知道该聊些什么,许久不曾联系,如今坐在了一起,却有感觉凭空生出了几多陌生。
不咸不淡的聊了一会儿,又坐了一下,朋友带了孩子,小朋友比较爱玩闹,终究坐不住。
散了场,各回各家,我竟又堕入了一种深深的无力和落寞中。
我不知道朋友心中是何感慨,我料想也差不得太远。有些感情,你不去解开,它还透着怀念的美好,可真当两个人坐在一起去怀念,去感慨,倒又想是在祭奠。祭奠着失去的青春年少,对于未来又茫茫无所依靠,两个人都像是落水的人,谁也救不了谁,只能一同往下坠去。
那种萧索,颓败,竟如路边的黄叶一般,从眼眸一直落入了心湖,孤零零的飘荡着,泛起阵阵涟漪,而那涟漪又成了渐行渐远的回忆。
我心里打定主意想,以后还是少在一起坐着空回忆,餐桌上摆的竟也不是美食,一群人拿着共同的回忆在那里分食,而这回忆终究会被消耗殆尽。
倒不如,留下一些美好,还能让各自有个年少的归去。
离家的时候,跟朋友打了声招呼,结果他竟先一步走了。
从前还是亲密的少年,如今却已为了生活谋食,往后如何,无处可知,而我的青春年少,早已经在时间的长河里,呼啸而去,留下了枯黄的叶,伴着我的思绪一起飘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