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我们俩越来越忙,但外食的次数并没有增加太多。尤其是中餐,除了无法推托的聚餐,平日里两三个月都不见得会外食中餐一次。原因有三,一是布里斯班的中餐厅水平逐年下降,二是我家里有位手艺直逼餐厅的私房御厨,三是在吃方面,我们俩坚持不能懈怠,绝不将就原则。
刚到布里斯班时,每天路过超市都会像遛弯一样进去逛一逛,偌大的超市空手出来的几率几乎为零,一周算下来多花出去小一百澳元,在一些没有存在感的物品上。
说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应该是消费习惯。虽然还没有到严格按照check list的地步,但尽量每一次的消费都提前计划。尤其在面对时间少事情多的残酷现实时,我们计划并每周执行着一套买菜流程:每周周末挑一天去商场集中采购下一周的食材,整个采购时常约3小时,按照超市的摆放规则,一列一列采购:蔬菜-水果-面包-肉类-海鲜-粮油-面粉-奶制品-冷冻食品。
澳洲最大的两家超市能够满足我们日常80%的需要,不定期我们会去亚洲超市补一些方便面、亚洲零食、调味料和香料等,零食之所以不在主要采购范畴,因为一包薯片在家里一周都未必能吃完。
前几年酷爱水煮鱼,每次去Jack Pot都要执着地点一份水煮鱼,然后失望,后来又迷上沸腾鱼,用超市购入的调料包做了几次,每次均已拉肚子收尾。
最近对酸菜鱼情有独钟,酸菜近期从华人超市购买的散装酸菜口感最佳,鱼肉超市里任何一种切片的鱼肉都可以(Basa或Hoki),汤底用超市买的纸盒装鸡汤与水相兑,煮开。将热油直接淋在四川青花椒粒,新鲜辣椒粒和葱花上。
超市里纸盒装的鸡汤之好用,不仅可以做酸菜鱼的汤底,也可以做麻辣烫的汤底。麻辣烫对于两个人来说,最适合不过,放的食材都是吃火锅的食材,但又不会有吃不完的烦恼。块状牛油火锅料与葱姜蒜辣椒一起炒香后,倒入鸡汤、水打底,按照食材熟成度依次放入自己想吃的材料,蔬菜类金针菇、豆芽、腐竹、海带都是家中常备的。
亚洲超市冷冻柜里最近都摆上了处理好的牛肚丝,可以直接放在碗底,最后将煮好一锅沸腾的麻辣烫直接倒入碗中,瞬间熟成。
羊排是常见的食材,最喜欢的做法是用中式酱汁将羊排腌制几个小时后,放入烤箱烤制,最后撒上孜然粉、孜然粒和辣椒粉,即可开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时常与朋友感慨,现在的广州厨师做起了川菜,山东厨师做起了粤菜。再加上中餐厅要迎合外国人的口感,端出的每道菜味道不正且带着不合理的甜滋滋。在这点上,我很欣赏布里斯班的台湾小馆,无论他们是做餐厅菜还是小吃,坚持做自己的台湾味,并为自己做出地道的台湾味道而自豪。
在吃饭上的不将就,我们只能自己在厨房里做出满足自己的两人食,慢慢地私房菜单上也添上了好几十样菜色,将平淡的生活点缀地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