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以为自己对学习是深恶痛绝,上完研究生,我就果断地放弃了考博,找到工作后,我就果断地抛弃了书本,将其压在了箱底。现在为了“培苗计划”,不得不再次开始学习,心里还是非常抵触的,迟迟未能展开学习计划,要么心情没有准备好,要么手里还有别的事情,总是能找到逃避懈怠的理由,就这样蹉跎了三个多月。
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不得不开始行动。这两天,我坚持开始学习,每天听课件、看材料。一经开始才发现学习并没有那么令人讨厌,毕竟三十几岁的人生中有着二十多年的学习经历。那种深入骨髓的感觉即使曾经被压抑,还是有种似曾相识。那些学习习惯,例如如何记笔记,如何收集材料,一下子就各归各位了。
学习是个“黑洞”,你越学习,就会发现有越多的内容不会。学习用来解救无知,也用来发掘无知。越多的无知,越惶恐,现在我对自己能否实现这个“培苗计划”有急躁:我已荒废了3个多月,苍天恩赐的这3个月就这么从手机的屏幕前划过,时不我待,恐慌像雨后的水草一样疯长。
今天听了一个学霸分享自己的经验。她入职我们这行才两年,就通过考试成功晋级。她身上的两个特质让我很有感触:一是她对自己的路有想法、有规划。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她入行之初就有晋级想法,平时的工作生活都是在蓄势,据辅导老师讲,常常在公开课现场看到她,刻苦训练,努力奔向自己的目标。二是她有着持续学习的习惯。虽然不能保持每天晚上都学习两三个小时,但一直坚持下来了,这点和我老公有点相似,养成了持续学习的习惯。而具体到我,自认为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不愿意再继续行动,有时候也会当当“思想上的巨人”,有一点点学习的想法,却总是“行动的矮子”,从来没有真正付出什么行动。
现在,捡起曾经的熟悉感,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惧,重新踏上学习的征程,即使暂时不能取得“培苗计划”的成功,我也会积蓄力量,再接再厉。有句台词说得好:当你不断追求卓越,成功就会与你不期而遇。五年之内,我一定会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