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和几位大学时期的好友一起聚餐。
女友A,两个孩子的妈妈,事业打拼型大女主。
我问她,你那么忙晚上带孩子吗,孩子跟谁睡?
她说,保姆或者老人,反正我回去他们也都睡着了……
她绝不是不爱孩子,春节期间三亚的机票酒店那么贵,她还是带上孩子用难得的假期好好度了个假。只要有法定节假日,她都尽可能带着孩子出去,享受亲子时光。
上升期她需要保证事业,但是她做出了选择就全力执行,并且不给自己纠结闹心的余地。
女友C,一个三岁女孩的妈妈,高智商研究型学者。
刚刚把郊区的大房子卖了,在北京西城买了一套学区房,虽然房子小,但绝对的王牌学区地带。
她不是对生活居住质量没有要求的人,我们还曾一起结伴旅行过,在她条分缕析的研究型超强大脑之下,我完全了解她的风花雪月和诗酒年华。
对孩子教育质量的绝对要求,让她可以毫不犹豫的在房子问题上“以大换小”,并且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条件,她也正在努力经营自己的事业。
她说,前两年陪伴孩子是主题,但现在随着孩子马上要进入幼儿园这样的“学前阶段”,她准备好好盘点打理一下自己的工作圈了。今年,她既要评定职称又有要结项的研究项目,也可算是她的事业攻关年。
我突然觉得,学区房只是一个硬件系统,家庭对待教育的态度和父母本身的勤勉,才是核心“芯片”。
女友B,孩子一岁半,此前从名企辞职了,做全职妈妈。
有人曾经问过她,等孩子再大一些回过头看时,会不会觉得自己全职带娃是做出了“牺牲”?毕竟她是名校硕士毕业又工作在知名企业……
但她不觉得,其实我也不觉得。
她说那个问题令她很诧异,她说她从来没想过用“牺牲”定义自己的选择。
这位女友是绝对的艺术爱好者,她不仅是喜爱艺术,更有着相当的品味和灵气,钢琴、油画等样样在行。我相信她全职带娃,一定会让娃从小接受到极高水平的美育文化。
说这几个故事,是因为我发现,30+的人,见面能坐下来聊的,都是人生的重大课题——事业、家庭和自我。
30+的人,往往都需要作出选择,并承担自己的选择。
这让30+的人生,看起来是那样充满责任感和现实感的厚重,却又有着极致的简约和简单。
主题确定、作出选择、知行合一,绝不拖泥带水,适当留白回温——清晰得像一副黑瓦白墙的山水画。
我想起20+时,大家都聊些什么:
课程学分修够了,去做怎样的实习,暑假去做公益、参加各类比赛;
没有课的周末去参观最新的展览、讲座和各式各样的social活动;
工作了要考CPA、CFA,旅行计划是去几大洲十几个国家……
那时候,我们善于计划,踌躇满志,面向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可延展性,不停的再给自己增加选项和筹码。
30+,成为不折不扣的中年人了,同事的小孩叫我们阿姨叔叔,对这个称呼都不需要不自在了;
会发现,30+的生活变得简单了,没有那么多的计划和选项;
职场——回家——职场,等孩子上学后再加上接送,就构成了中年人的日常;
再也不去三里屯、KTV、后海了,一下班就想回家瘫着;
中年职场妇女的生活,容不得半点浮夸。
毕竟啊,人生船舵驶入深水区,疲惫而不失城府的中年人要靠见招拆招,才能顽强的带着一丝丝野心活在自己的世界。
这种“简单和单一”,一方面是现实所迫,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活得“明白而通透”,知道自己内心所属,在生活一道道重大的选择题上,有取舍,才从容。
因此,活得简单,听起来有点现实的无奈,但其实却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删繁就简的能力,山雨欲来风满楼,轻舟已过万重山。
能够不为外部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让生活归于简单,从而离向往的幸福更加接近,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啊。
所谓智慧,其实就是比同龄人早几年看透一些事情的能力。
我有一位共事过的领导,在职场上叱咤风云,他头脑聪明、敢于冒险,他的风格有时候我都觉得太冒进了些。
后来他离开了公司,在四十不惑的年纪,由衷的对我们说,前二十年他做了太多选项了,职场上左奔右袭、跑马圈地,心中得失却冷暖自知。
这样的左右逢源并没有给他带来他自己理想中的promotion,而他最后悔的,就是错过了对家庭的投入与建设。他没有谈及太多细节,但是像他这样甚至有过之无不及的,大有人在,结果闹得家庭乌烟瘴气……
著名科学家和专栏作家万维钢在《智识》一书里,谈决策机制这一章节的时候,有一段特别给人启发:
他说,从数学概率论的理论,效用最大化的做法,是年轻人应该多尝试、多选择,从体验新鲜中论证、试错和获得启发;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就必须学会将经历过的转化为深度思考,渐渐收紧自己的选项,让自己集中于某些特定领域来耕耘,这才是有最大收获的策略做法。
有的年轻人看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看报纸,就这样休闲的过了一天,以为他们活得不幸;但其实不是,他们活得很幸福,他们享用的正是一辈子选择后的最终结果——这就是他们的最佳生活方式。
三十岁之后,要有把事情归于简单的能力,给生活做减法,才能给人生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