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虽然这是大家熟知的工具书,也是第三次读了,这次读和前两次有不一样的感受,原因在于,前两次只是了解了什么是7个习惯,概念,基本看完,在生活工作中还是该干嘛干嘛。过一阵,大部分内容都忘记了。
这次看的时候一是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已经遇到了此类问题,包括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关注圈,影响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无数声音,无数人都可以影响你,但你是否清晰自己概做什么。前一阵我也组织了两次喜欢自我成长的小伙伴一起学习分享,讨论的话题是什么是你的why,当我们足够清晰的时候,外围是不会来影响我们,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要多得多,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人说,这个我不会,那个我不想弄,我的领导如何,让我再想一想。这些答案我在书中找到了,原因很简单:1.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背后的原因不清晰,你说赚钱,那赚钱是为了什么呢?如果现在你什么都拥有了,你会去做什么,我真问过我自己这个问题,然后很震惊,我自己也在选择中徘徊。2.什么是重要不紧急,可以对你长远的生活带来帮助,改善的人事物,很多时候我们也并不十分清晰,拿我自己说,有时候过分看重一些阶段性的互动,忽略了有些事需要每天按部就班,看似很无聊,无趣,甚至有点刻板,但真正产生力量和突变的往往就是这些。
这本书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这三个习惯是建立自己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并不是什么都你做,而是在心智和管理上你已经很清晰自己是谁,在干什么,做这些事为了什么。于是我也写下了7-8月自己真心想要去的短期终点,排了哪些事需要自己去干预,哪些需要间接参与,那些不能控制的就提醒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包括每天看书的进程,很神奇的是,现在每天觉得都有list,就会更专注去想怎么做到,而不是等待或者想太多。
先试着践行30天,看会有什么发生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