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终身焉
孟子曰:“舜之饭糗(qiǔ)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zhěn)衣,鼓琴,二女果(wǒ ),若固有之。”
译文:孟子说:“舜在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就像打算一辈子这么过似的;等他当上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像本来就享有这种生活似的。”
这一段呼应了论语当中孔子讲贫富的道理。孔子说:“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就是一个人的境界要高,他要做到贫而乐,富而好礼。
孟子说,你看舜,舜在吃干粮和草的时候——饭糗就是吃很糟糕的干粮,茹草就是吃干草的时候——他在吃那些很糟糕的粮食野菜的时候,“若将终身焉”。若将终身焉是什么呢?这辈子我都这样了,没关系,这个叫作安之若素。
对于舜来讲,“饭糗茹草”,吃着这些糟糕的饭食,觉得好像终身焉,一辈子都这样也没问题,一辈子都这样也很欢乐,不要紧,这就是我该做的事。所以颜回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这个状态,若终身焉。
“及其为天子也”,当他成为天子的时候,“被袗衣”就是穿着麻葛的单衣,“鼓琴”,他也弹着琴,“二女果”,这个果实际上通女字旁的婐,就是两个女士伺候着他。这两个女士是尧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尧的基因也不错,两个女儿很漂亮,都嫁给了舜。这个时候他过上了最富贵的生活,“若固有之”。好像什么呢?好像我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没关系。
像舜这种人,他明明是从很穷的地方突然出来,成为了天子,他能够若固有之,外在的物质根本就不在他眼中。他可以弃天下如弃破草鞋,他愿意背着自己的父亲跑到海边,乐而忘天下。
若终身焉、若固有之。无论穷富,都能够不为外物所役,能够安之若素,这是舜的境界。
杀人亲之重也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jiàn)耳。”
译文:孟子说:“我现在才知道杀害别人亲人的严重性:杀了别人的父亲,别人也杀他父亲;杀了别人的哥哥,别人也杀他哥哥。虽然不是他自己杀了父亲与哥哥,但相差实在不远。
孟子看到梁惠王如此难过,自己的孩子也牺牲了,他感慨地说,我今天知道杀人亲之重也,也就是你杀别人的亲人这事有多严重了。我们恃强凌弱,觉得自己很厉害,只有我杀你的份,没有你杀我的份。“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你杀别人的父亲,将来有一天别人会杀你的父亲;你杀别人的兄长,别人也会杀你的兄长。
“然则非自杀之也”,虽然看起来不是你亲自动手杀掉你的父兄,“一间耳”,但实际相差不远。间,就是一点点的区别、间隔,这只是一点点差别而已,你没有动手杀你的父兄,但是你把你的父兄作为祭品呈上去了。当你启动了这个战争机器的时候,战争女神已经向你收取了祭品,就是你身边的这些亲人一个个都被卷进来了。
古之为关也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译文:孟子说:“古代设立关卡,是用它来抵御残暴;现在设立关卡却是想用它来施行残暴。”
古代的人为什么会想到设立一个关卡呢?设立关卡的目的是将以御暴。外头的人过来的时候,我们要抵御他,要小心别的部落的侵犯,所以我们做这个关卡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老百姓。这是关卡设置的含义所在。
“今之为关也”,战国时期的这些人做关卡的目的是什么?“将以为暴”,就是别的地儿收不了你的税,关卡这儿我可以收你的税。我把这个关卡卡起来了以后,进出的人都要收钱,我就可以横征暴敛。
就是孟子当时所处的时代,大家会觉得政权已经背离了过去为民服务的初衷。
身不行道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译文:孟子说:“自己不践行正道,连妻子儿女也不会践行正道;不依正道去使唤别人,就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动。”
道不行于妻子,如果你这个人自己不践行正道,那么你想让你的老婆和孩子践行正道,都是做不到的。
我们老希望让自己的妻和子能够行道,孟子说,你自己身不行道,道不行于妻子。你想要推广道,这是不可能的,你连你的老婆孩子都推广不了。
“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如果你用别人,但不以道来用,你连妻子儿女也使唤不动。什么叫作以道来用?比如定好规矩,谈好条件,对别人表示足够的尊重,考虑到对方的利益,这个叫使人以道。当你能够使人以道的时候,别人才能够跟你合作。
当你使人以道,可以使妻子的时候,你才可以使他人;当你以身行道,可以行于妻子的时候,才能够使道行于他人。
所以修己以正,修己以达人,修己以安天下,把自己的身心安顿好,让自己来行道,然后使人以道,才能够做一个好的管理者。
周于利者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译文:孟子说:“妥善处理利益的人,荒年也不能让他丧命;德行周全的人,乱世也不会让他迷惑。
周于利者,就是一个人善于算账、善于处理利益关系。“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凶年就是糟糕的年份。这个年份可能洪水、旱灾都有,但即便这样,他也能够活下来。他善于考虑利,他善于安排,他在物质层面的生存能力很强。
“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周于利者要与周于德者相比。一个人如果德行周全,他在与道德有关的事情上非常地通达,那么哪怕身处乱世,他自己的内心也不会乱。同时,乱世也不会让周围的东西给他带来迷惑,外部不会影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