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我盛好饭让孩子来吃,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妈妈,我不想吃,太多了,我吃不完
没多少,快吃吧,吃完了下午有力气玩
可是我不想吃饭,我肚子不饿
那就少吃点
不想吃
那喝点汤
哎呀,我不想吃,肚子不饿~
不知从啥时,我也开始和孩子拉锯式的逼她吃饭,这些熟悉的话语,以前妈妈用在我身上,我现在用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以前在家,每次吃饭,妈妈给哥哥盛饭都多,每次哥哥都说别弄这么多饭,妈妈总说,没多少,赶紧吃吧。
周而复始,这句简单的话一直用在我们吃饭时,也被我成功的复制粘贴到孩子身上。
没孩子前,没感觉母亲每天忙碌的辛苦,现在养了孩子才能体会她的艰辛,之前在家上学,中午要回来吃饭,母亲总是做的慢,等到同学来喊我上学时,有时还烫的吃不到嘴里,这时她就会把饭在两个碗里来回倒腾,让饭凉的快点。这个情景上演的次数太过频繁,以至于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现在的我,没有像母亲那时的忙碌,但要一天做三顿饭那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一日三餐,这个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确是繁琐,现在有了孩子也能体会到这三餐里所饱含的母爱。
母亲的爱就体现在每天为自己静心准备的可口饭菜,每天默默无闻,忙忙碌碌,对自己事情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中。
一句,没多少,道出了母亲对孩子最普通最真实的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