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如果对象找定了,更着急操办婚事的就不是男方而是女方家里了,女人青春易逝,年龄熬不起,这个谁都懂的。不知道是谁先发出的试探信号,双方开始透过介绍人也就是我妈了解对方家里对于婚事的大体要求,比如有什么风俗讲究,彩礼要多少等等。
要彩礼的时候,你就能见识农村人的老实淳朴了,他们老老实实的遵守传统,儿娶女嫁是头等大事,不要彩礼,新事新办这样的事是破坏规矩的,他们怎么能干呢,那会招人耻笑的,得本本分分地依照乡风乡俗来。
可是要多少也得有个标准有个依据,张小霞的父母都是老实巴脚的农民,出过最远的门也就是县城,没见过啥世面,现在要跟城里人攀亲更不知道要怎么办了,只好请教亲戚当中有点见识能拿主意的,于是她的一众叔叔伯伯舅舅姑姑之类的被请到了一起,这算是他们家族的智囊团了。经过几个人七嘴八舌一番认真的商议合计之后,给出了数目,依据是这样的:姑娘养了22年,多的不说,就按给他爹每天一包烟钱,一包烟10块,22×365×10约等于8万。另外约定俗成的三金三银三大件自不必说,还有出嫁长面子的各种礼仪讲究后续再说。
且不说这个数目合理不合理,就这个提法连我妈听了也觉得十分荒唐,也就未加理会,反正还没到双方家长正式见面的时候。但是也许是觉得理直气壮吧,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操作的,这番意思还是传达到了男方家里。
男方家里的反应可想而知,当然不可能答应。城市里好多人家都不要彩礼,要彩礼的也就是意思一下,张小霞家提出的这个条件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但也没有提出协商意见。
然而谁能想到,这世间的有些事就发生于临近终点的瞬息之间,瞬息风云突变,瞬息尘埃落定。原本对张晓霞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男方家里开始觉得两个人不合适了。
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的张小霞哪里能想到事情会有变,依然一门心思地把贾亮家当未来婆家放在心上,有一次抽出空闲又去看望贾亮。
不知道贾亮的态度如何,等她回来了之后,贾师母很委婉地跟我妈说担心这姑娘不自重,毕竟因为距离的原因两人其实也没见过多少次面,走路的时候挽个胳膊牵个手也就罢了,贾亮眼睛看不见拉一把扶一把也不越礼,可是有一次见他俩头对头躺在床上聊天,她就有点不放心了。其实既然是没避人,想来也不过是像红楼梦中贾宝玉和他周围那帮大丫头小小姐的样儿罢了,但贾师母担忧说他们关系还没有确定下来,这样耳鬓厮磨,青年男女干柴烈火的,万一闹出什么出格的生米煮成熟饭的事来怎么办?他们是出不起这个彩礼的。而且这样的姑娘他们也不敢留。
这意思很明白,婚事要黄。
我妈很懊悔,觉得要不是当初她让张小霞大方一点,姑娘也不至于不知道分寸,给人家中下个轻浮的印象。到了这个地步,再降低彩礼规格姑娘就更掉价了,而且我妈也丢面子,所以就委婉地传达了贾家师母的意思。
这样的结局张小霞万万没有想到,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这么勤快,这么善良,对贾亮比他们希望的还好,到底哪一点没有想到?投入了这么多心思的恋爱真的就要这样不明不白地结束了吗?她实在不甘心,她想要问个清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