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的经历里,没少见证故乡那一桩桩关于老人赡养的矛盾纠纷,其中听到老人说的最多的便是‘养儿防老’,这样一句大实话。
实际,养了儿子也不一定会给你养老送终,好的女婿往往更决定了你能否‘日落西山晚霞红’。
01
前不久,听老家的父亲打来电话说。“今天晚上我要去帮忙,西头那个95岁的老婆子夜里死了,她闺女女婿家要给她办丧事……”
父亲的话一说完,我就知道了。这个老婆子就是西头我一个大哥的丈母娘去世了。
这个大哥,人瘦高瘦高的,总是一脸乐呵呵地背着烟袋管,不紧不慢地扛着锄头在几亩地里种点庄稼,随便卖点钱贴补油盐酱醋;这个大嫂,倒微胖一些,整个脸庞也是丰满,给人一种随和和朴实的感觉,不管穷人还是富人都会主动给人搭讪聊天;大哥大嫂,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总是舍不得丢下几亩地,做了一辈子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的儿女都在江浙一带打工。(跟我平辈,大概我家辈分高。)
我与这个老太太也是认识有些年头,从小学三年级就有看到她,一直到我毕业又工作了这几年,每次回到故乡,总会看到她。
小时候,看到她总是一脸祥和地坐在女婿家的楼门口,张开没剩几颗牙的嘴巴,笑着跟过往的乡亲们打招呼,有的时候还能看到她跟女婿的孙子孙女一起逗乐子;长大后,每一次看到她,她的额头上的褶子更深了一些,也支上了拐棍,走路也变得颤颤巍巍,不过精神倒还不错;同样,她当初逗玩的女婿的孙子孙女都先后成家,也去了大城市里生活,她的身边还是只有女儿女婿,这两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在身边照顾她一日三餐。
02
大概在20年前吧,我还是个小屁孩,没少去大哥家溜达,看看电视,吃点葡萄,无花果等,也就认识了这个老太太。
当时,不懂这些,后来慢慢长大,才听奶奶说这就是大哥的丈母娘,要在闺女家养老送终,儿子儿媳都不管她了。
我当时就问了为什么?从奶奶的继续解释里,我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老人是邻村的,她有一个孙子孙女,在他们三岁那年,他们的爸妈就去广东那边的工厂打工去了。也不知道孩子的爸妈是为了多挣点钱再回来还是舍不得一来一往的车票钱,再也没回来过。
平日里,老人一边种地卖菜贴补油盐酱醋、人情世故及孩子学费,一边还要负责照顾孩子一日三餐的生活,奶孙们的日子过得还算平平淡淡。
哪里料想,就在孙子孙女十岁那年的暑假的一天午后,悲剧就悄然而至。
03
那是一个艳阳天,午后的天上,日头红艳艳的,像个火球一样,空气里热气腾腾的,炙烤着万物,包括人的脸庞。
奶孙三个吃了午饭,就安排两个孩子去房间里睡觉去了,自己悄悄地扛起锄头,戴上麦秸帽就去庄稼地里锄草去了,想趁着红艳艳的日头,把地里的草晒死。(那会除草剂还不普及)
也许是考虑到地里的草没多少,一会就锄完了,也许是考虑庄稼地在家附近不远,也许是考虑家里没啥值钱的东西。总之,老人直接把楼门轻轻一关并没有上锁,就去干活了。
不知道是老人在地里干活太投入,还是两个孩子在假装睡觉,随时找机会溜出去玩呢?
就在如火般的日头逐渐失去热度,凉飕飕的风儿开始摆动周边那些树叶时,老人准备扛起锄头回家歇歇时,正好路上碰到一个趁凉快下地干活的乡亲。
这个乡亲,顺其自然地把两个孩子的行踪告诉了她,她一下子傻了眼。两个孩子趁着她干活的功夫,瞒着所有人悄悄地下河摸鱼玩去了,已经去了好一会了。
她来不及喘口气,撂下锄头就去找熟人,孩子的堂叔们,想托他们一起带她去河底找孩子们。好说歹说,总算有一个答应带着她,骑着摩托车往几里外的河边赶去。
不等他们到河底,就听到那些从漫水桥趟水过来的乡亲们说,河里又涨水了。
他们在河堤的路上,寻找着,却一直找不到孩子的踪影。一直到次日的清晨,两个孩子的尸体才被找到,七八里以外的下游桥墩边。
老人哭天抹泪了许久,也只能无可奈何。孩子的爸妈得到消息,也才匆匆从广东赶了回来,一切都已经晚了。年轻的儿子儿媳,一气之下就把这七十多岁的老妈撵了出来,拒绝赡养。
04
为了自己的养老问题,老妈带着无限的委屈,扑通一声跪下来,声泪俱下地给儿子儿媳磕头作揖,承认自己的过失。一旁围观的乡亲们,不妨有好事的人站了出来劝解,但还是拒绝赡养老人。
这个事情,很快传的周边村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包括故乡我这个大哥大嫂,作为老人的闺女女婿,更是心如刀绞。
老人的女婿二话不说,直接蹬着人力三轮车带着老人的闺女,两口子匆匆的往娘家骑去,准备把老妈接过来他们赡养并送终。
自此,老人便一直住在了闺女家,她的女儿和儿子间直接断了关系。
岁月不停的流转,女儿女婿也在慢慢变老,但是他们对待老人的孝心从来没有改变,特别是老人的女婿,总是很细心。经常会看到他给丈母娘洗脚,甚至在农闲的时候,还陪着她一起在村子里或田野的路边上慢慢散步。
那些多嘴多舌的乡亲总是跟老太太调侃笑着说。
“你老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啊?遇到这么好的女婿,比亲儿都要孝顺!真让俺们眼红!”
玩笑归玩笑,老人总是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哪里有福气嘛,还是你们有福气,还能干活劳动,我这是人老了不中用了,想死老天爷也不收!也就只能麻烦闺女女婿啦!!他们也在一天天的老去,不容易啊!”
最终,在女儿女婿一家人的亲力亲为下,一家人和和睦睦里,才有了老人日落西山晚霞红的最后一段日子。在我的故乡,她生活了二十年,才在不久前去世,走完了她九十多年的人生路。闺女女婿来帮她办理后事,隆重地送她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