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亲密关系有害的压力和紧张, 比如感情创伤、欺骗、背叛、伴侣排斥、嫉妒, 非常常见且很难避免, 每个人迟早都会对亲密伴侣说谎。
这些负面事件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但让我们感受到痛苦的底层原因都是:表明了我们得不到爱侣的爱慕和尊敬。
【思考】坦诚、信任是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没有人想被欺骗和隐瞒, 但对伴侣说谎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 如何辨别哪些谎言应该被原谅哪些又不该被原谅呢?
ssession 1 :感知到的关系价值
-定义-
心理学家马克-利里认为, 我们感知到自己的关系价值(即他人认为与我们的关系珍贵、重要或亲近的程度)低于我们的期望时就会感到苦恼。
【思考】人们遭受背叛以后常会产生疑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而“爱”到底是什么? 一定要满足归属需要六要素? 还是满足爱情三元素理论?
-程度-
不同程度的接纳和拒绝程度可以参考下面定义:
最大的接纳-他人希望我们出现并刻意要求与我们交往【小作精专属】
主动的接纳-他人希望我们出现但不会寻求我们露面【good】
被动的接纳-他人允许我们加入他的圈子
矛盾的情感-他人不关心我们是否参与
被动的拒绝-他人忽视我们但不会刻意拒绝我们
主动的拒绝-他人避开我们, 只有在必要时候才容许我们出现【独立女性专属】
最大的拒绝-他人驱逐、遣散、抛弃我们
【思考】不同人格在表现对伴侣的爱意和依赖的时候可能会释放“错误信号”, 比如“讨好型”人格/独立女性担心给他人带来麻烦,经常拒绝帮助,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但对方接收到的却是“主动的拒绝”的负面信号; 而“依赖性”人格可能会较强势地要求对方做到某某事情,即“最大的接纳”, 容易让对方觉得被束缚被“道德绑架”, 不利于彼此的关系; 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坦诚表达出“主动的接纳”, 即“我需要你, 如果你能我会很开心, 实在不能可以理解, 但我可能会不开心”。 这条定律可以解决伴侣之间“我想改变你”时发生的分歧。
-情绪反应-
随之而来的情绪反应取决于a.【期望】别人接纳我们的程度和 b. 接纳/拒绝对于我们的【意义】
期望和实际的落差程度:
如果不期待加入某个团队, 那么被拒绝造成的打击就不大
单恋希望别人不止接纳甚至还要喜爱我们, 如果对方仅仅是温和的接纳也会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
不同意义:如果是由于优秀而被拒绝, 造成的负面情绪比因为“掉链子”被拒绝带来的负面情绪小得多
【总结】客观的接纳/拒绝并不非常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 期待和实际的落差才影响。 如果伴侣对亲密关系的重视程度达不到我们的期待值, 我们感知到的关系价值就会低于期望, 从而带来受伤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