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的交织碰撞,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感性或理性都分别占据过上风,两者间没有绝对的赢家。这阵子,我刻意减少关注季雨的目光,既然不可能在一起,如果我依然爱盯着他看,那对两个人都不好,对季雨来说更加的百思不得其解,对我来说情愫太多剪不断理还乱。慢慢的,我从每天每节课定位他好几次的偷偷注视变成一个星期只偶尔看他一两次,仿佛我和他根本没那么熟悉一样,我告诉自己,时间精力应该花在学习上,尽可能考一个好一点的高中,离这个我不喜欢的环境远一点。
初三我的英语还是一塌糊涂,我天生对英语有着很反感的心理。一年级时期妈妈还没离开时总是强调英语要好好学,一年级时候要求我每天都要背很多单词,其实我根本完成不了她给我的任务,我就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而她根本就没有发现我从小学开始就蛮讨厌英语的,然后我做不到她也不懂得让我循序渐进,反而只会威胁我,让我产生了反抗英语的心理,而又不敢明面上表现出来,只能暗地里放弃英语学习,而妈妈二年级的时候就离开了我,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我的英语一直都是拖后腿,因为长期讨厌学英语,而初中的时候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依然没有矫正过来,严重脱节的我对英语根本提不起兴趣,尽管我逼着自己重新认真开始,可是坚持了很久很久也没有长进,怎么用力也学不好的一个原因是失去信心,加上学习方法欠妥,而信心这个东西必须得有正向反馈才能够重新拥有,并不会凭空而来。即便一直在坚持,结果也依然不尽如人意。
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懂得兴趣的重要性,我应该让自己爱上英语,情绪是可以控制的,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可是年少无知不懂得自我的兴趣调控。季雨看到了我在英语上的努力没有效果,跑来和我说:
“你实在不行就把完完型填空的文章死记硬背背了,这里面有十分,你不要丢分,你的词汇量积累很少,语感也很差,你干脆先把能不丢的分保住。”似乎他眼里有种恨铁不成钢的着急。
“好的,谢谢你。”我想和他解释点什么,关于那次拒绝,可是我无从下口,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解释,怎么说仿佛都是错的。我想他是关心我的吧,还有心思跑来和我说两句英语的问题。他的话,我听进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手足无措的不知道英语该往什么方向下手,往哪里努力仿佛都不尽如人意,他提醒我把文章中的关键词位置都背下来,那就背吧,死马当作活马医。我翻着课本,把每一个地方都背下来,哪怕是死记硬背,开始每周背两篇原文。
时间过得很快,中考体育到来了,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班都在认真的练着体能训练,谁也不想在体育中考里丢分。学校有车统一接送到考场,去的路上我很紧张,我总担心自己的八百米过不去,虽然之前几次测试已经能过了,可每次剩余时间不到十秒钟。天气有点微冷,我的心在砰砰跳,因为是几个学校统一校区考试,人很多,气氛很紧张,看见人头攒动我更加的担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