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20年里,我时不时会想起他,有时候在梦里也能见到他。20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我也从一个小年轻走向了中年。想想人生,除了追求理想,追求生活品质,我们还有什么?我总想,还是要给人生留下一点东西,比如我的爷爷,我希望后辈们能够记得他,能够了解他。爷爷的一生充满艰辛,充满坎坷。一生平凡、简单,性格暴躁,但也乐于助人。养大了四个孩子,甚至还有一点点成就和荣耀。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的形象大多是戴个帽子,系个围裙,时时刻刻都是要干活的样子:戴帽子主要是为了防止烟尘搞脏头发;系个围裙就不用说了,每天在厨房里边围着柴火和灶台,应该都会搞的很脏。(爷爷做的炒粉非常好吃!)上班的时候,因为要修雨伞,就经常会搞得很多油渍在身上,围着围裙就好了很多。像我对磁铁的认识也是从爷爷那里开始的,因为他有各种型号的铁钉为修伞准备着,那些钉子都吸在一个大大的磁铁上,那个大块头磁铁是从收音机里拆出来的。他就在中山路上的一家店铺里上班,我每次去他上班的地方玩磁铁都很开心。
因为他对小孩子的闹腾都会表现的很凶,小朋友们都很怕他,我也不例外,很少亲近他。虽然怕他,有时候还要搭乘爷爷的自行车,当时我还有点担心,爷爷身材那么小,骑一辆28型的自行车,还要载着胖胖的我……
1.辛酸的少年
我的爷爷生于1931年,出生在高安南门卢村,家里一共有兄弟两个,一个姐姐。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听说太爷爷经常抽鸦片的,身体应该是很差吧。
爷爷是他嫂子拉扯大的,没有机会上学,在少年时期就跟着别人学徒,做了个修伞匠。天天挑个担子东奔西跑,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因此也造就了他的生活十分节俭。记得老家修族谱,一般都要出钱,由于家里没有钱,但是在族谱上又不能不写上他们的名字,最后在一个很边边角角的地方,写下了他们几兄弟的名字,这是一段很心酸的历史。
2.成家立业,艰苦生活
由于家里非常拮据,因此熬到21岁才结婚,这样的结婚年龄在当时算是比较偏大的呢。爷爷后来一共生了三个男孩一个女孩。没有读过书,斗大的字不认得几个,经济条件不理想,加上工作辛苦,孩子又多,造就了他生活节俭、穿着朴素,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后来随着解放后大生产运动的兴起,爷爷在县城的雨伞社做了一份工作,也自己盖了一间屋。70年代后期的时候,由于政府的规划迁移到县郊的村子重建了房屋。
爷爷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别人对他的好,他会永远记得。但是别人要是瞧不起他,他也会铭记在心。记得因为要盖房子吧,家里紧急需要用钱,实在没办法,只能找亲友来借了。当时首先找的是他的连襟,因为连襟当时还有点钱、当时也答应借给他,可是真正到向他借的时候,他却找各种理由说没有。没办法,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找他的姐夫,他姐夫二话没说,立马把钱给送过来。这件事情他也不断的跟他的孩子们交代:要永远记得姑姑、姑爷的好!
3.骄傲自豪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家里的喜事不断。先是爸爸结婚,生了我。1980年,大叔考上了清华大学。80年代中期,小叔也考上了大学。我出生的那一年,过年的时候家里还迎来了喜庆的龙灯,舞龙舞狮子,好是热闹了一番,可是我那时才两个月大,什么也不知道。喜事连连让乡里乡亲、街坊邻居赞叹不已,都夸爷爷有福气,子孙兴旺。我想爷爷平时受的那些苦,想起来,他也觉得值了吧。虽然喜事不断,但是面对着孩子们上大学的学杂费、生活费,家里还是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对于小小的我,也没有足够的关注。
4.扬眉吐气
到了80年代后期,大叔小叔相继大学毕业,家里的经济负担少了很多,而且孩子们也开始能赚钱了。于是先把家里的房子简单修了一下。记得老房子当时的结构是这样子的:前屋中央是客厅兼饭厅(饭桌就放在客厅的最顶端,是一张四方形的方桌,方桌旁边放着四条长条凳。按规矩,应该是有辈分要求排座次的),东边和西边各一间大房,整个前厅都有阁楼,阁楼需要从房间搭好的梯子才能上得去。阁楼是用木板搭的,大部分比较结实,有小部分区域比较薄弱,人要是踏上去都有可能会掉下来。后堂有厨房,厨房里安放着一口大大的水缸,经常会用明矾来进行水体清洁;厨房旁边还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种有不少的花,印象最深的是带刺的月季花;还有一个压水井,每家每户就靠它解决用水问题。小院子的外墙是用黄泥块砌成的,不是特别高,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不在家的时候,就会把家门锁上,让我在邻居家跟别的小伙伴玩。当时我知道家里有些零食,比如饼干糖果之类的,就会悄悄的告诉邻居的小哥,跟他说潜进我们家,有吃的。我们就协助他翻墙进家偷家里的零食出来吃,这是不是叫引狼入室啊。
经过这次的房屋修整,把院子给拆掉了,重新搭建起房子来。原来院子这块地就改成了新的厨房,另外一侧就改成了杂物房。
小时候去爷爷奶奶家,比较多的时候是寒假过年和暑假。因经济不好,家里也不是很有钱。那时候的过年,对于大家来说那就是饱饱的吃上几顿,买上一些平时买不到的玩具、鞭炮、烟花等。春节前家里很忙,也很辛苦,要采购很多东西,包括各种吃的、各种材料……除夕前几天家里要做一些过年吃的零食,包括米花糖,有芝麻糖也有花生糖;还要煮西瓜子,煮瓜子半干不湿的,咸而不淡;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炸的类薯片的东西。这些工作一般都是爷爷奶奶一起来做,当然,有时候爸爸妈妈,姑姑也会过来帮忙。大年三十晚,会在春晚之前吃团圆饭。一大家子人都会回来过年,那时候过年大过天,大家都会排除万难、回老家过年一聚的。吃团圆饭前会放鞭炮,每家每户都会放鞭炮。晚上,长辈们就要给晚辈们派压岁钱,记得每次爷爷都会从他的私房钱里面拿出一些额外给我,跟我说,不要让别人知道他的私房钱。一般伴随着春晚,烤着木炭火,整个家会组织打牌、打麻将,像木炭火、木头屑和炭混合制成的小火笼一般都是爷爷负责准备好。记得小时候调皮,经常会拿一些小纸片或者小塑料扔到火盆里,引起不少的烟熏,经常惹火大人们。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都还在睡梦中,爷爷奶奶就起床打一封鞭炮,叫开财门。
大年初一就是拜年。首先是自己一大家人、晚辈跟长辈拜年。吃完早餐之后就会跟着爷爷一起去走家串户拜年,挨家挨户的把整个郊区村庄的农家都走一遍,当然去的都是相对熟悉的那三四排房屋人家,人家也会象征性的放个鞭炮来欢迎欢送答谢我们的到访。当天上午我们一大家子男丁要去老家村庄祖宗祠堂祭祖,顺便走访一些在老家的亲戚。爷爷每次都会准备不少的礼物,除了给亲戚,还会给一些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或者是身体不好的乡亲送去一点礼品。年初五以后,爷爷也会带着我们也去黄沙姑婆家拜年,双方都很友好和真诚。姑婆一家有恩于我们,要牢牢铭记。到了年初八开始,每天晚上就会有龙灯会了。有舞龙、舞狮子,像我们老家大队还有百节长龙,还有本地戏曲。百节长龙是由50个人组成的长龙队伍,号称一百节的长龙,甚是壮观。每年也都会邀请他们到我们家来一展风采,给家里增添财气和运气,每次爷爷奶奶给他们包的红包都比较多,也是为了更多支持乡亲吧。
暑假的时候经常会去爷爷家。白天做作业玩,到了晚上,爷爷就会把家里的竹床搬到大门口。吹着自然风,听着蟋蟀叫。我们和邻居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听听大人讲故事。到时候家里的电供应不足,每天总会停很久的电。煤油灯是我们照明的,很重要的方式。爷爷很节省,如果不是写作业,就会把灯熄掉,靠着月光,坐着板凳。家里的收音机是他们接触外界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了,听听戏,听听评书,听听天气预报……后来有了收录机,买了磁带,听了不少采茶戏。依旧记得《孙成打酒》,听了无数回,总是那么精彩。
有一年村里面说要修族谱了。想着当年因为家庭贫困,爷爷几兄弟的名字写的那么小,编排的位置那么偏,爷爷奶奶他们商量了一下,确定要承接这次的修谱工作,捐了好几万块,还负责保管一部分族谱名册。
为了便利家乡人民的生活,爷爷奶奶还以大叔的名义捐款修建了老家的码头,修缮了道路和桥梁,老一辈的乡亲们对爷爷奶奶一家的善举表示感谢和赞赏。
5.关于性格
从小到大,我们觉得爷爷都是很严厉的,勤劳节俭,省吃俭用,不爱外出,不凑热闹。很多人觉得他性格孤僻,爱发脾气,爱吵架。诚然这是事实,但是我在想,是什么造就了他的这种性格?会不会他从小受到挫折,也没有父母的教导,引起了心理上极度的没有安全感;会不会因为他没有上过学,也没什么见识,同时也造就了他比较自卑和自我封闭;会不会因为家里的孩子多,生活艰辛,工作压力又大,又不会投机取巧,只能老老实实的赚着微薄的工资,导致心情压抑,脾气很大。
6.晚年突发疾病
爷爷的身体一直很硬朗。从小吃过苦的人,很能干:劈柴挑水种菜施肥都会。家里的房子在94年左右重新翻修,建成了三层半的高楼,在楼顶上还种了菜,那些土都是爷爷他们一担担挑上去的;在锦河堤坝旁边还开垦出一块菜地,也被爷爷奶奶他们收拾的井井有条,吃了不少自家种的新鲜蔬菜。
爷爷爱抽烟,我记得小时候还用的是烟斗,抽烟丝的那种。接着就抽香烟,开始还是没有过滤咀的,能便宜点,后来就是带过滤咀的。感觉不是很大年龄的时候,他就经常咳嗽,包括晚上,一咳就要咳半天,也很吓人。可是好像他的肺部也没有特别严重的疾病。到了97年吧,发现身体就不舒服了。到了98年春节的时候,我回到家看他,他常说浑身发冷,嘴巴还大口的喘气。当时为了治发冷,还给他吃了不少狗肉。其实自从他生病了以后,带他去医院检查,好像说是淋巴癌吧。用了各种偏方,包括冬虫夏草都没有什么效果,家里人决定就不用药物治疗了。后来吃的东西越来越少,身体越来越瘦小,最后就抬回回老家的村子里。我那时还在上学,知道爷爷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但是还没有回来。直到听说他去世了,才赶紧回来,和我大叔一起在南昌会合坐车赶到老家。老家已经是经过了好几轮的祭拜,全村的百姓都过来吊唁。送殡的那天,人山人海,也算是比较风光的走了吧。
按照他生前的意愿,爷爷安葬在村子里的菜园子里。记得有一年过年回老家祭祖的时候,爷爷指着那片菜园子就跟爸爸和村里的亲戚说,以后就在那里了。当时我们觉得一切都很遥远。没想到几年后…
20年来我回老家的次数寥寥可数。但每次回去都会去菜园子看爷爷,确实是多年没人关照。那块墓地也长满了杂草,甚至乱乱的感觉,有点揪心有点伤感。你说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意义真的有那么大吗?仁者见仁吧。
我想把我知道的一些爷爷的过往记录下来,可能对后辈们也是一种思念,一种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