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成为极少数》一书的关于目标、意义、自律的关系。
书中讲到:目标与意义的连接点,是自己。自律是围绕着目标转的。用大白话说,自律就是为目标服务的。
以前自己喜欢把一件事请赋予一定的意义,有的时候确实具有意义,但是有时就像自己硬加上去的一样的,给自己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不管这个意义是否存在,我现在应该思考的问题是:我与这个目标是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去这件事?我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在成人的世界里,别人只看重你的结果,至于过程嘛,很多人不会去管你是如何达到的,过程的幸苦冷暖只有自知。并不是很多人都与我有关系,所以别人怎么看结果的看法,对我们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这个过程收获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有趣的人,经历特别的事情。
自律与目标,这些年自己身边很多健身、写作、读书、早起的朋友,这些行动会给我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自己也会跟着他们去做这些事情,同时会觉得自己很自律。
但是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你付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的自律是未来的什么呀? 坦白讲,在没有遇到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比如我今年初自己的自律,是为了让自己实现全程马拉松破四与自学考试。但是这些事情里,自己好像有一种秀的成分在里面,为了做这些事情去吸引别人的眼球,好像有些为了自律而自律了。其实秀、做作的背后,是我自己忘记了目标,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就像自己被朋友圈所迷惑了一样,大家都在自律活着,自己也必须要自律一把才能跟上步伐,但是自己同时忘记了一个最基本原则:自律是为自己的目标服务的,如果你没有确切的目标,所有付出的自律可能都付诸东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