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高中语文选修上,节选了托尔斯泰的《复活》片段,本文了因俄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作者思想的高深,作品表达的丰富给高二学生的阅读鉴赏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老师都把此篇看作是小说教学中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为了消化这块骨头,我带着学生做了一下尝试,感觉收获不小。分享给大家。 一、学习之前,我预先让学生试着写一篇小说。要求:小说题目为重逢。情节设置为前男友与前女友偶遇,男的发迹女的落魄。而相遇的地点和谈话内容可以自行想象设置。(这样的话题作文学生很感兴趣。各个摩拳擦掌,踊跃上阵,一节课后交上来作文数篇) 二、第二天课堂上,我对每个学生创作的小说进行了点评表扬。他们创作的小说内容不外乎这四种: 1、男的忏悔,女的原谅,重归于好。 2、男的善意资助,女的自尊要强,授受不成,抱憾而散。 3、男的傲慢,女的卑微后悔,各走各路 4、男的傲慢,女的不屑,不欢而散。 其中有一篇我记忆深刻,全文至多200字。我认为颇有海明威式的简洁之风。 男女在墓园相见,女的问男的:你的药吃了没有?男的颔首。女的再问你来为谁祭奠?男的答:我妈妈。 就这样戛然而止。只有八分之一呈现。其余的八分之七读者猜度去。我觉得此篇很有意趣,重点表扬了。 三、让学生自读《复活》片段,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思考都是男女重逢,和自己创作的比较一下,内容有何不同,手法有何不同。(在学生有了自己的创作实践后,因场景人物的相似,理解托老的作品,就容易得多。) 课堂上对比得出: 场景设置的特殊:监狱 男女身份的特殊:陪审员与犯人 对话的特殊: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交流:一个求宽恕,一个说真奇怪; 情节的曲折:女的不认识男的——从表情上认出了一点——不相信是他——确认是他 情节的意外:女方主动要钱资助,表情动作不入流 内容的深刻:男女主人公的精神救赎 场景的典型:批判司法,揭露社会 四、我引导学生比较人物描写的手法。
统编本高中语文选修上,节选了托尔斯泰的《复活》片段,本文了因俄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作者思想的高深,作品表达的丰富给高二学生的阅读鉴赏带来较大的困难。很多老师都把此篇看作是小说教学中一块最难啃的骨头。 为了消化这块骨头,我带着学生做了一下尝试,感觉收获不小。分享给大家。 一、学习之前,我预先让学生试着写一篇小说。要求:小说题目为重逢。情节设置为前男友与前女友偶遇,男的发迹女的落魄。而相遇的地点和谈话内容可以自行想象设置。(这样的话题作文学生很感兴趣。各个摩拳擦掌,踊跃上阵,一节课后交上来作文数篇) 二、第二天课堂上,我对每个学生创作的小说进行了点评表扬。他们创作的小说内容不外乎这四种: 1、男的忏悔,女的原谅,重归于好。 2、男的善意资助,女的自尊要强,授受不成,抱憾而散。 3、男的傲慢,女的卑微后悔,各走各路 4、男的傲慢,女的不屑,不欢而散。 其中有一篇我记忆深刻,全文至多200字。我认为颇有海明威式的简洁之风。 男女在墓园相见,女的问男的:你的药吃了没有?男的颔首。女的再问你来为谁祭奠?男的答:我妈妈。 就这样戛然而止。只有八分之一呈现。其余的八分之七读者猜度去。我觉得此篇很有意趣,重点表扬了。 三、让学生自读《复活》片段,再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思考都是男女重逢,和自己创作的比较一下,内容有何不同,手法有何不同。(在学生有了自己的创作实践后,因场景人物的相似,理解托老的作品,就容易得多。) 课堂上对比得出: 场景设置的特殊:监狱 男女身份的特殊:陪审员与犯人 对话的特殊:不在同一个频道的交流:一个求宽恕,一个说真奇怪; 情节的曲折:女的不认识男的——从表情上认出了一点——不相信是他——确认是他 情节的意外:女方主动要钱资助,表情动作不入流 内容的深刻:男女主人公的精神救赎 场景的典型:批判司法,揭露社会 以上是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得学习托翁的描写技巧。 四、我引导学生比较人物描写的手法,和自己塑造手法的对比。 朗读课文第一个场景“隔栏相见”对话描写,揣摩作者描写的精彩之处: 1、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神态+语言,细腻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场景宛若眼前。 2、曲折细腻的心理描写。 节选的课文中,作者在玛丝洛娃和与男主的见面后,用一段心理描写来展示女主复杂丰富的变化:先是麻木地不想回忆,接着震惊怎么是他?接着短暂的美好回忆,后落入被抛弃的痛苦,无力承受后用堕落生活来逃避麻醉自己,眼下她实在不愿面对造成那段不堪人生的始作俑者,但是又生活所迫,现实狱中的窘境还得求助于他,于是决定像讨好嫖客一样面对旧日挚爱,最后她脸上露出了谄媚的笑。 聂赫留朵夫看到曾经纯真善良的挚爱变成了风尘女子自甘堕落的神态举止后,也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他开始掂算自己到底值不值得趟这趟浑水,该不该拯救这位被年轻的他残害的女性,后来,良知战胜了懦弱,选择直接面对付诸行动而不是逃避离开。并且下定决心不仅要赎自己的罪过,更要拯救堕落的玛丝洛娃,帮他恢复做人的尊严。心理变化即曾经的这种曾经美好——现在有点嫌恶——救不救的犹豫——决定面对的坚决——救赎自己也要救赎对方的感动。这种曲折站出决定的心理很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