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躺在婴儿床上,扭过头就能看到木质栏杆内海绵靠垫上的小星星图案。儿子出满月后就很喜欢这些红色蓝色的小星星,他面向小星星,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欢快的音符,手舞足蹈,幅度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猛烈,到最后脚拍得床板咚咚直响。不过,每回也就十分钟,儿子的情绪就开始急转直下,先是哀怨,然后焦躁,最后就又急又气地嚎啕大哭,手还一个劲儿地够着小星星打。我想了一个办法,站在木栏杆后,用手指从外往里戳着靠垫,让小星星朝儿子拱。这个办法很管用,儿子高兴的时候会更高兴,哭闹的时候,也能稍微平复一下情绪。问题只是不能老有一个人在木栏杆后面站着。
我觉得自己很有办法,也能干。这个小床就是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给儿子组装的,脖子后背全是臭汗。可面对我的妻子,我觉得自己办法不多。可能妻子对我也这么看。在照管孩子的问题上,我俩经常对不上频道,比如换尿不湿的时机,要不要每天坚持检测孩子身体的各项技能,该不该狠下心来改掉孩子趴在我们身上睡的习惯,或者是否要坚持3小时喂养一次。妻子说她的每次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我知道偶尔我的建议是为了自己。有时候我们的指责,会让彼此觉得委屈。
还有我妈。我们让我妈帮着看孩子。我妈喜欢对着孩子和妻子絮叨。她关心孩子排便的时间,关心孩子什么时候学会翻身,老是催着孩子对她说话,这在妻子看来都给孩子施加了太多的压力。我妈同时还要负责我和妻子的三餐,每次都能从买菜的所有细节说起,说到做菜,说到朋友家的孙子,朋友家的儿子,朋友,修路,单位,哪个领导被双规。我和妻子暗示了好多次,她还那么一直说。我妈觉得她做的说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
儿子嘴里含混不清的音节种类越来越多,一开始我和妻子还能耐心地猜猜,把这些奶音折拗成汉语普通话,我们买玩具逗儿子开心。很快儿子都对他的那些朋友失去了兴趣,后来我们放弃了,每当孩子呜噜呼噜地冲我们比划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单调地重复他的发音。看上去他也挺高兴的。儿子快满三个月的时候添了新毛病,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嚎啕大哭十几分钟,撕心裂肺,一浪高过一浪。
那天上午,儿子又躺在小床上看小星星。我循例在吃早饭前的一小会儿工夫里站到木质栏杆后面,用手戳海绵靠垫。儿子的情绪又被带动起来了,他呜哩哇啦,他呼嗷呵嘿,他伸懒腰,他开始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心”,他还会耸鼻子,眯眼睛,抖脸颊,他无所不用地讨好小星星们。我要去吃饭了,小星星靠垫将重归静止。也许儿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记事之前,都会困惑:到底要我怎么样,小星星才能不停拱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