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读懂孩子,认识和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作为父母,想要好好的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的成长,首先应该清晰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知道孩子在每一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最需求的心理素养是什么,才能及时地给予孩子相应的心理营养,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合一与健康。我将和家长们一起学习,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的五个阶段,孩子成长所需要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第一个阶段是婴儿前期,从孩子出生到一岁半左右。孩子的任务是建立信任,克服不信任。孩子会问自己“这个世界安全吗?”这个时期孩子需要充满爱的照料,这种需要通过母亲等的关爱和照顾的满足,安全的养护能形成孩子对周围人与环境的信任。如果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的照料。那么孩子会认为为世界使人显得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他的安全感的建立就会困难重重。
第二阶段是一岁半到三岁左右的婴儿后期,孩子的任务是建立自主,克服羞耻。孩子这时会问自己“我还好吗?”孩子想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外界的什么东西是我可以控制的,他总想试一试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大小。所以孩子就会渴望能够形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能够简单地进行自我照料,例如自己穿衣服、脱袜子。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讲究,卫生,等等自救建立了初步的自信心产生了自我控制感,这是自由意志的开始。有较强自主性的儿童在他们以后的成长、生活中,将会很愿意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会有信心向艰难困苦挑战。如果在这个时期,父母过度的保护了孩子,总是担心他的安危,限制了自我的意识和探索行为,孩子就会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这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主性和自信心,缺乏果断力,产生较强依赖感,在今后的激烈竞争中轨比较难以生存。
第三个阶段是三到六岁的儿童时期,孩子的任务是建立主动,克服内疚。这时孩子会问自己“我能干吗?”孩子在这个时期,他的活动范围会逐渐逐渐超出家庭范围,开始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孩子会试图向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他们能力所不及的责任。孩子有时采取的目标或活动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冲突的这种冲突会使孩子感到一种内疚。例如,孩子想向妈妈一样洗碗,妈妈拒绝孩子,认为孩子会打破碗或者洗不干净;孩子想买一个热门的玩具,爸爸告诉孩子,家里的钱刚刚够吃饭不能买给她。诸如此类父母过多的压制、否定,会让孩子内疚: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做坏了事。而一个人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经济上的成就,都与这一阶段的主动性的发展有关。
第四个阶段是6–12岁的童年时期,孩子的任务是建立勤奋,克服自卑。孩子会问自己“我有多能干?”这时孩子进入学校,儿童依赖的重心从家庭转向学校,愿意与他人比较自己的价值,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体验成功时能不断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为以后积极进取打下基础;体验失败会获得一种无能感,对以后的生活期望不高。这一时期,父母恰当且正确的支持、帮助、表扬孩子,使孩子从失败中寻求成功之路,使孩子怀有成就感,更加愿意通过勤奋的活动获得成功。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个阶段是12–18岁的少年期,孩子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性混乱。孩子会问自己“我是谁?”这时的孩子是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这是孩子的过渡期,既非儿童亦非成人。孩子需要确立和完成一种自信: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当孩子能把自己的信念、性格性别角色、未来的职业选择等很好整合起来,他就获得较好的角色同一性(角色认同)。不然孩子要么自我同一性过剩,成为一个狂热主义者,只接受特定团体或亚文化。要么自我同一性缺乏,拒绝在成人社会担任角色,例如啃老。
在进入大学前,父母根据孩子自身各成长阶段的需要,给予孩子适合的心理营养,以爱、支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养育孩子,让孩子人格健康、身心平衡,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