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陪娃半个月发现体重竟重了3斤。“这次我准备躺瘦。”“不爱运动还能“躺瘦"啊,又在吹!”某人在旁调侃道。
“躺瘦",真的不可以吗?
别说,我还真没吹。我有法宝一一精力管理。精力管理简单讲就是我们做事情的能量,它来自于四大能量----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体能上,我决定饮食上要注意“低能量、高营养";每天早午餐尽量做到“四合一",即是两份蔬菜,一份肉(忌猪肉),一份高蛋白食品(鸡蛋或豆制品),一份粗粮。多喝水,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每日8杯水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多喝水有利于人恢复精力。如果等到口干舌燥才想起喝水,其实身体早已经处于缺水状态。而缺水也会导致我们注意力下降,浑身乏力。
情感上,每天早上醒来以后第1件事情就是去称体重,打卡。等忙完再想回去睡个“回笼觉",往往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不如起床,或看书,或写日计划,或听课,或做饭,总之可以给自己留一段安静的放空时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适当留白,储备好正向情感精力,才能更好地再出发。
思维上,从下定决心开始减肥,每天晨起做日计划,三餐打卡,记饮水量,渐渐地就会形成了每天的仪式习惯。积极的仪式习惯可以确保有效地使用在当下,化目标为行动。确定好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对有些“选择困难综合症"的我来讲,反而会减轻了“心理负担"。
意志上,每天晚上8:00之后要注意不吃不喝。这对我来说会有点艰巨,但比起不太喜欢运动的我来讲会更容易一些。另外一定要好好睡觉。根据过往经验,如果某一天睡得太晚,那第2天早上起来一称数据肯定不降反升,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经验。
相信自己,做好精力管理,你真的会“躺瘦",要不要一起立个flag,一起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