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在基督教里是指“圣父,圣灵,圣婴是组成上帝本身”,在数学里,x轴,y轴,z轴构成立体空间,而在做学生导师这个问题上,同样是“科学,艺术,人文”的三位一体。
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分别阐述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科学求真
既然求真,那就得理智,就得具备科学素养和知识。
比如关于今天的汇报课题,得弄清楚这个句子“如何做好学生的导师?”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导师,做好。
做老师尚且需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做导师没有在此基础上举起一把专业的大旗,又怎么能够“导”对学生?
首先需要不断的提升迭代自己的专业系统。
为此,我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培训,而且业余自费参加一些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课程,并于17年开始跟随李克富老师学习心理,至今已经一年半,每周三小时,风雨无阻。
通过这些学习,我对做学生导师在内的诸多工作问题有了专业性的思考和整合,在日常工作中有了新的突破。
拿“做好”导师这个问题来说,你得先清楚你的工作对象。如果完善自我,属于“知己”,那了解学生就是“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那如何才能做到“知彼”呢?
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需求。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说的是一对清贫的夫妻,各自用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妻子的美丽长发,丈夫的古董怀表,兑换成方最渴望的礼物——怀表链子,贵重梳子送给对方,作为圣诞节的礼物。
故事讲述的是两个相爱的人,穷尽自己所能去满足对方的梦想。虽然当分别拥有了梳子和表链时,妻子已经剪掉了长发,丈夫已经当掉了怀表。欧亨利用这种极端冲突的手法表达了底层小人物的辛酸,但读到的每个人,都会被主人翁之间那种强烈的爱意深深的感染,共情到他们收到对方礼物的那份震撼和最终的巨大的幸福感。
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份巨大的幸福感,其实是因为主人翁之间,给予对方的都是是以满足对方的欲求为出发点。
世界上最幸福的是“瞌睡的时候,你送来了枕头”,最不幸的是“我要苹果四代,你去市场上买回四袋儿苹果。”
帮助一个学生的时候,从表面上看,学生们的欲求都是学习好,但什么是他所最渴求的,答案是千差万别。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问题。
作为“导师”,在“导”之前,你首先要清楚,你的学生所处的位置在哪里。其判断依据就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在日常工作中,你会发现,有些孩子,你只要侧重于教他学知识就好,他们身心健康,成绩优异,“不需扬鞭自奋蹄”。
优秀的学生往往处于这个表中的最高层,自我实现的层面上。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对其认知上进行引导。
如果老师整天关注的都吃喝拉撒睡,加分减分内务卫生等琐碎的事情,这类学生会不胜其烦,那些所谓“优秀的学生记不住老师”的现象,有个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师生之间是“苹果四代和四袋苹果”的互动,而不仅仅是“优秀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感恩心”这样的道德偏见。
那些玻璃心,情绪波动大,性格孤僻的孩子往往是处于表中的二三层级。
这点在新疆班的孩子身上特别突出。如果对于这些孩子,你一味的站在高处摇旗呐喊引领奔跑,那必然会制造出一批成长路上的“留守儿童”,不光是成不成才的问题,身心健康都难以保证,出现像集体性癔症等问题不足为奇。
这类孩子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情绪上的疏导。所以,对于新疆生,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是科学和必要的。
对于那些处于一二层级的孩子,也就是班级里的学困生,他们缺乏自信心和行动力,在心理和能力层面如同一两岁的孩子,需要老师的“抱持”和行为上手把手的指导。
艺术求美
美意味着感性,意味着做导师的过程要形式多变,和谐流畅,自己感觉舒畅美好,学生们也是如沐春风。
同样是帮助学生成长这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是引导,是疏导,还是指导?对同一个学生,何时需要指导,何时需要疏导,何时需要引导?如何引导,如何疏导,如何指导?
这些环环相扣的逻辑背后,是科学求真的过程,更是教育美学的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这几年我接连担任预科的班主任工作,对于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求和配套教导,始终保持清晰的觉知。
开学两个月的习惯养成:纪律观念,内务整理,跑操能力,学习习惯……这些貌似不起眼的琐碎,直接影响着学生一年乃至整个高中学段的成长。作为班主任,责无旁贷,这个时候的跟靠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抓迟到,跑宿舍,跟看操,查学习,交流沟通,情感互动……在学生高中学段的幼儿期,要关注的就是这些类似吃喝拉撒睡,情感情绪的事无巨细。
到上学期后两个月,
人文求善
我做班主任和学生导师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及时了解孩子们的经历和家庭情况。人是基因的组成,又是环境影响的动物。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条隐形的尾巴,那条尾巴叫过去。站在这样一个时间的维度上来看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他们的行为——一个人要受过多少伤害才能学会伤害别人,一个人要遭遇多少冷眼才能学会孤僻冷漠,一个人要经历多少打击才能变得脆弱无力……
当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那些“问题”学生的行为就会多一个维度的了解,你所做出的判断和教导必然是不一样的,因为你的内心多了一份众生皆苦的悲悯。
心理学中有句经典“心里有什么,眼里就看到什么”,说的是外界表象是内心世界的投影。当你揣着一份善意去看学生,受益者是作为老师的我们,悦目则赏心,自己就会化解那些来自熊孩子的炮火轰炸,多一份岁月静好。而更大的受益者是孩子们,尤其是那些“熊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的高中生都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分的出老师言行的好赖,对于一个充满善意的老师,孩子们最终报以的一定是善意和思想的转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老师的对工作和学生的热爱,比他所具备的学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