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到了礼拜一,基本上每个礼拜一我都会出门,而且固定任务是补写过去一周的日记。之前都是下午一点半去省图,但这段时间省图闭馆了,我只好另寻他处。不想去市图,也不想去图书城,市中心图书馆又太远,所以我决定去三孝口新华书店。
洗澡洗头洗衣服,又刷了鞋子,忙好之后,十点半出发。从安农大下车,走环城西路护城河边,然后骑青桔电单车去三孝口。
七七小面,瑞幸咖啡。
下午一点我去了新华书店,想着能找个位置写日记,可是四楼五楼找遍了也没有一个空位。无奈,我只好在书架边席地而坐,看起了平板视频和微信读书。至于补写日记,我打算礼拜三去市中心图书馆再补。也只能去那里了,希望到时候不会白跑一趟。
虽然在书店里待着,但我并没有怎么看书,大部分时间被我花在浏览2017年用手机拍的照片上了。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习惯,每天不管去哪里都要拍照片,记录生活。这个习惯大概从我有了手机就开始了,最早可以追溯到09年的夏天在杭州,那个时候爸妈给我买了一个新手机,虽然拍照分辨率很低,但我当时很欣喜,很满意,走到哪拍到哪。等我上了大学,后来买了智能手机,拍照质量就更好了。我用手机图片记录大学生活,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随时随地用图片记录的习惯形成了。尽管我已毕业十年,这个习惯却一直没变。
关于2017年,那是一个让我难以忘怀,非常留恋的年份。那一年,我开始一个人做网店,搬到了三孝口一个人住,旁边就是24小时营业的新华书店。那个时候女人街的七七小面,卡旺卡已经存在了,还有对面的老乡鸡和谊品生鲜,这四个店经历了七八年时间,一直都在。有的店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几年间换了一波又一波。比如五星电器,改成了酒吧,后来又变成了永辉超市,再后来变成了火锅店,再后来什么也没了。再比如那家快餐店,以前我还办过会员卡,后来变成了烧烤店,再后来就倒闭了。还比如拐角那家移动营业厅,现在变成了螺蛳粉店。有时候一家门店,一年之内就可以换好几次,不可思议。
看见自己2017年的照片,感觉还是挺年轻的,虽然已经27岁了。刚搬到三孝口,我很快就去了附近许多地方,渐渐跟它们熟悉了,比如环城西路护城河边,土坡小道,琥珀潭,黑池坝,市图书馆,安农大,图书城,合肥师范学院。
那一年,我时常和大姐二姐他们一起出去玩,合肥市内去过植物园,紫蓬山,桃花节,外地去过九华山。那个时候,还没有小外甥女,大外甥也才三岁,九月份就要上幼儿园了。时间过得好快,大外甥现在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七八年弹指一挥间,我感觉自己还和从前一样,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是真的老了。
看了一下午过去的照片,感觉整个人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同时伴有一种人生的虚无感。这一切真的好像一场梦,一个游戏,从开始到结束,可能会戛然而止。
过去怎么样,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不能拥有的过去,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只是一场空,没什么意义。就算是给空虚的当下,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