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的,生活好与不好都与关系做的好与不好。
今天晨读文章对于关系的做法有指导方法,内容来自《过你想过的生活》。
1.选择
弄清楚那些事情是你自己的事,那些事是别人的事;做好自己的事,不插手别人的事。
生活中太多打着为别人好的旗帜而对他人生活给予干涉的人。
我爸爸前年查出有高血压,戒烟,戒酒,戒肥肉;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效果也明显,血压没有这么高了。
我爸又开始吃烟,(喝酒,吃肥肉会,但是量不大),打电话回去,我妈妈就让我劝我爸不吃烟,论危害我爸知道吃烟的不好之处,曾经也戒过几次,对此我也说过很多次,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次我妈妈叫我劝爸爸时,我没有再去劝了。
他爱好吃烟,他戒与不戒那是他的事,主动权都在他那里,只有他自己想戒时才戒得掉。
不再爸爸耳朵唠叨,他对此事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心情愉快,生活会更开心。
2.讨好
孩子上幼儿园,很想去讨好老师,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
比如过节送礼物给老师,当然我还知道有家长给老师充话费等。
家长在选择给老师送礼物也是为难的,不送又担心孩子会得不到照顾。
从孩子上幼儿园这几年来,老师并不会因为你不送礼物给他而对你孩子怎样,都是一样的对待孩子。
现在国家的政策,老师和家长们也都更好做了,去年过中秋,我看到孩子班有家长给老师送巧克力,老师马上拒绝了。
我们不用去讨好老师,但是我们要和老师对孩子教育达成基本共识,配合老师完成孩子在学校的工作。
3.角度
祺祺的老师来家访时,我和他老师交谈时,祺祺的妹妹就时不时的往我身上蹭,还爬到我头上来,我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吸引老师的注意,我没有去说她妹妹不礼貌之类的话,让她翻一会,我和老师继续谈,我们交谈得很是愉快。
这本书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可以运用,也可以处理好你与自己,你与他人的关系,让你过好你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