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田播下一棵善良的种子
黄传修
考完历史,收完卷,我主动去送试卷,因为孙卷卷老师是班主任,也许还有事情安排。看到地板上有一只粉红的圆珠笔,习惯成自然,我随手拾起,原来是前面初二女生的,递给她,她清秀的脸庞,脸上有些许雀斑,也许是曹雪芹笔下袭人的那种,脸色微红,也许是突然,也许是从来没有受到这种礼遇,不自然的说:“谢谢老师!”我随口说:“不客气!”走出教学楼,我对孙卷卷老师说:“刚才写了一篇不说谢谢的,过会再写篇说谢谢的。”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不合时宜,咸吃萝卜淡操心干什么?你有名可求吗,没有;你有利可图吗,更没有。那为什么一直去做呢?中午我一边吃饭一边思考这个问题,细想原来是早已浸润于血脉骨髓里的。从我记事时起,就听家里大人说,我们老黄家从来就是忠厚老实、善良仁爱,坑蒙拐骗,偷偷摸摸的事不干,丢不起人。小时候,寒冷的冬天,我奶奶就经常收留一些要饭的在厨房过宿,经常听她讲述一些善良感人的故事。那时候,爷爷早已去世,奶奶轮流吃饭,因大伯出嗣,剩下弟兄三家,每家十天,可是不到日子,我们都争着盼着磨着到自己家,到了规定日子,不舍得让她走,以致后来改为每家一个月。小时候,奶奶随着舅老爷们上过私塾,虽然不认识几个字,可是她大脑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在那个缺乏电视收音机,连书籍也没有的时代,奶奶的故事也许就是爱和善良最好的启蒙。
后来上了小学,有一篇课文,一个小学生用自己的红领巾绑受伤的向日葵,老师教育我们,做好事,尽力帮助老人,所以我和同学黄传峰经常给二奶奶抬水,她是个孤苦老人,老伴去世,儿子神经病也死了,女儿嫁到十几里外,不能经常回娘家。
时光荏苒,奶奶作古也二十多年了,我们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如我三奶奶家四叔在沂水中心医院工作,副院长正县级,负责基建十几年,前几年,院里曾一次被逮捕八个,纪委去找他谈话,他说:“你们尽管查。”她女儿现在是人民日报编辑部主任,前几年有两个侄子考上公务员,整个家族考出十几个大学生,其他无论经商种地,都是安善良民,这与淳朴的家风不无关系。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说,“懂得因果报应法则,就能改变命运”。也许有人说,这是哄小孩子的骗人的,当然事情也并非现情现报,凡事都有一个过程 ,头上三尺有神灵,如果放在三四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周期看,诚实的人,坚持积德行善的人,不会总是倒霉运,那些势利小人、弄虚作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也不会一直荣耀。
当然现实中,确实有人干了坏事却未见恶报,那是因为他运势尚佳或侥幸逃离;有人做了好事也未见善报,因为他一时时运不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状况会逐步修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果大家会各得其所,进入他们应有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