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家长最近找到我,她说最近看到一个14岁小孩跳楼的视频,内心迷茫又很担心,害怕自己的孩子也会这样...
家长的重心和疑问都放在了
↓
孩子究竟应该怎么教育?
9月17日,武汉一名初三男孩张某纵身一跃,跳楼身亡。而该监控视频迅速传播开来,随之引发网友激烈争论,究竟是什么样的问题引发了孩子这次过激的行为?
当天下午,该同学因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被请家长,后在五楼走廊被母亲扇了两耳光后乘人不备跳楼。
母亲离开后,男生默立两分钟后,转身爬上栏杆跳下,路过的同学试图阻拦未果。
一派是同情妈妈,责骂孩子。
这孩子真是吃饱了撑的,爸妈把你养这么大,
你就这样跳桥,留下爸妈怎么办?
这小孩太冲动,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就算这次没出事,以后肯定也会有问题。
另一派是同情孩子,谴责那位母亲。
为什么要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扇孩子耳光?
有这么偏激的母亲,男孩平时一定没少受折磨。
这次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一种观点,大多出自我们父辈之口。
发现了吗?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不管发生任何事情,父母的第一反应
永远都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
孩子怎么教育?
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在诘问为什么现在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强调要加强青少年的心理辅导。但往往一个巴掌是打不响的,青少年的心理能力再强,他也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极端羞辱和责骂,很多时候悲剧的发生只是在于控制不了情绪,将双方都处于情绪的极端状态时,极端事件就会发生。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2019年4月17日晚上,一名17岁高中生在上海卢浦大桥和家人发生争执,随后他从桥上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孩子的死变成她一生的灾难性噩梦,一辈子痛不欲生。
很多父母可能都想不到,自己口中一句看似正常的训斥,却是孩子结束生命的导火索。
他承受的不仅仅是妈妈的那一两句批评,而是他以为全世界都会与他为敌,至少妈妈不会。
结果伤他最深的,是他最亲的人,站在他的对立面,指责他,责怪他。
不在公共场合评论孩子是非
在公共场合,家长要注意不能评论孩子是非,特别是不能宣扬孩子的一些隐私,或者过错,否则会让孩子无地自容,严重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名誉受到打击,孩子也就没有心思或精力去维护自己的名誉了。家长越是批评,孩子越是不听劝说,就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很多父母或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他们眼里,我是你的父母,我生了你养了你,所以我就有指责你打骂你的权利。
全然不顾孩子也是一个有情绪有头脑有自尊的人。
让他绝望的,不是委屈本身
而是不被理解,不被认可,孤军奋战
甚至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在他身后。
这可能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用冷言冷语和批评教育来殴打孩子,孩子就用跳楼、自杀的方式来报复父母。
这场过激的复仇,没有一个赢家。
如果是抱着尊重的心态,跟孩子平等对话,就算再逆反的孩子,也会停下来想一想。
尊重孩子,好好说话,好好沟通,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和痛苦,又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靠辱骂和打压,孩子永远不会长成你想要的模样。
孩子靠自杀报复父母是什么心理?
我拒绝你的绑架,我不是你的私有物品,我有我的人生,我的意志,我的选择。抛去年龄,我是一个人,不属于任何人。所以,如果你用爱绑架我,用物质条件约束我,用语言侮辱我,用暴力摧残我,我用我的生命来回答,不。
何其悲哀,我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果断的拒绝你,也拒绝了这个世界。
不幸的童年会让人痛苦一生,直至你三四十岁有了孩子,梦到突然破门而入拳脚相加的父母,还是会被惊醒。甚至还会复制父母的一套来对待孩子,恐惧就这样传了一代又一代。
用深度心理学来认识自己和他人
一个女孩从小缺少关爱,因为她的妈妈工作很忙常常没空来学校看她。在这个女孩长大也当了妈妈后,也把孩子放在外婆家,往往一周才会去看一次。以深度心理学视角可以看到这个女孩这么做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所有母亲在潜意识里都想把孩子制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从深度心理学看,在完美妈妈的潜意识里,孩子的不完美会导致母亲的全能感受挫而感到.焦虑。这样的妈妈的控制行为会导致孩子的无能甚至心理、人格障碍。
父母严格管教孩子学习, 这其实是父母把对未来的焦虑和不确定,传递给孩子。只有看到孩子在学习,才能减轻他们自己的焦虑。
世界上没有想自杀的孩子,只有让孩子想自杀的教育。不要问孩子为什么那么傻,不要问孩子为什么那么脆弱,不要问孩子为什么那么玻璃心,大人但凡拿出和同龄人交际的三成态度来对待小孩,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很多悲剧都不会发生。
每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