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里。
看黄花摇曳江南地。
年年燕子天涯,沥沥小桥流水。
山盟海誓。
恍惚是、秋光满庭砌。
对轩窗、且尽今宵,莫教辜负佳丽。
谁念旧圃孤卉?
空赢得、云衫泪湿如洗。
玉树庭阶,金闺巷陌,总是别来滋味。
三年后、成君之美。
但目送、征鸿天际起。
且凭高、望极边陲,雾眼朦胧阿姊。
《尉迟杯》依韵柳永体,双调一百零五字,上下阕各六仄韵:
宠嘉丽。算九衢红粉皆难比。
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
盈盈秋水。恣雅态、欲语先娇媚。
每相逄、月夕花朝,自有怜才深意。
绸缪凤枕鸳被。
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困极欢余,芙蓉帐暖,别是恼人情味。
风流事、难逢双美。
况已断、香云为盟誓。
且相将、尽意平生,未肯轻分连理。
温故知新《尉迟杯》(周邦彦体)
磁湖路。曲玉管、奏乐连珠树。
疏帘淡月离离,移向青莲深处。
浮华逝梦,抬眼望、兰溪漫烟浦。
小堤边、暮色苍茫,彼人遗憾来去。
谁道瘦马西风?
原来是、鱼龙不过萍聚。
百转千回三生定,
空怨悔、萤飞柳舞。
桃花灼、人非物是,
日牵月、相逢亦少语。
拂霓裳,烛影摇红,几多长伴芬侣?
Ps:说说我为什么喜欢依韵吧。所谓依韵就是按照他人诗歌的韵部来作诗。韵脚用字只要求与原诗同韵部而不必同字。这样既可以揣摩别人的表达又可以触发自己的神经,进而带来些许灵感。
有人以为依韵或步韵有点限制了自己的自由发挥,我没有这种感觉呀。依韵时可以沿着他人的心路发现途中隐藏的旖旎风光,借着这“光”,照亮、发散自己受困的思维,一不小心就会迸发出绮句,屡试不爽了。
依韵过程中可以带入自己,那么在这样的“境”中,每个人的感受当然不尽相同。诚然,我们现在的创作语境跟古时候有很多变迁,所以我们可以效仿但不必拘泥,应该显出时代脉络,不然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的这个“后来”,其实是一边听着刘若英的这首歌一边填写这首词的。这首歌本来就是一个伤心的故事,所以不由得本人滴墨成伤了。再说伤感本就是我的基调,但我并不颓废,忧而不伤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