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正确方向上的付出才可能到达预期目的。
与刘响的合作肖岩寄予了很大期望,这些年不断折腾,做了很多不同的事,可是每次都没能超过两年,他明白能够遇到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他必须努力把握当下。
自从在刘响办公室确定了要做的事之后,肖岩在工作上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思,他渴望以一种最先进和最有效率的方式来安排工作,渴望打造一个能力出众的团队。
可是,性格的缺陷和思维的局限却让他不得不频频向现实妥协,直到覆水难收,局面无法挽回。
肖岩把时间调到了与刘响合作的最初阶段,试图发现究竟是什么让一个本来可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最终变成了所有人都很憋屈,甚至愤恨的结果。他首先看到了自己的急躁,看到了动机并不完全纯粹的为了项目而项目的提速。急躁的心态使得在没有彻底评估的情况下就盲目确定了项目方向。
如果说肖岩的急躁带来的开局不利是问题的起源,那接下来的操作却决定了平台的命运。这也是最让肖岩愧疚的部分,正是他的认识局限和固执己见让自己最终深陷于辜负了刘响和投资人信任的羞愧中不能自拔。
互联网企业是以技术为基础的,离开了技术这个核心,再好的产品设计,再好的营销无疑是缘木求鱼。可以说技术决定了一个企业能够走多远。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肖岩因为他的一再固执给项目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结局。他犹如一只掉到深井里的青蛙,死死抱着头顶上的那一小片天空不放。
肖岩的问题并非是他认为技术不重要,事实上他之前的若干想法就是因为技术原因没有实现,他的餐饮平台改版也是由于外包公司的技术实力无法实现他的想法而被迫夭折,可以说他比团队任何人对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都要深。
肖岩的问题是他有时是非不分的性格以及认识上的局限。他和陈宇宙合作的时间太长了,受他的影响太大,只要碰到与技术相关的事,不自觉地就会想到陈宇宙。除了迷信他的能力外,更多的是想拉着他一起做事,是在机会出现时尽可能一同分享的心态。之前与武碧月成立合资公司如此,这次刘响争取来的投资的项目也是如此。这是肖岩性格中的感情用事。多年的合作,什么是陈宇宙擅长的,什么是他缺乏的,他其实早就清楚,但他始终宁可选择无视。因此在为与刘响合作项目组建技术团队时,肖岩自然是排他性地认定了陈宇宙,不仅确保陈宇宙成为技术负责人,更是排斥其他强人入伙,因此他只是请陈宇宙找个年轻人做下手。他自圆其说道,如果其他能力强的程序员进入团队会对陈宇宙带来伤害,反而会不利于工作。肖岩要把最大的信任给陈宇宙,即便是这个对自己,对很多人都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当然,感情用事只是肖岩技术构建上犯错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决定性的,那就是他的认识局限。这么多年他总以为陈宇宙就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合作对象,虽然中途也有通过陈宇宙原来同事接触过一些其他程序员,但从来也没有想认真去了解。他一直在给自己注入一个意识,离开了陈宇宙就不可能再找到更好的人。这是肖岩对行业了解的局限,更是他思维的局限。这个局限在之前他们捉襟见肘的投入下还影响不大,但把这种局限带到与刘响合作的项目中无疑就是致命的。
正是肖岩的错误导致整个团队只有陈宇宙一个技术人员,所有技术方面的事都由他一人做主,任何技术问题都以他一个人的说法和解释为依据。而肖岩明知已经出现了问题却仍然极力袒护着陈宇宙,仿佛比陈宇宙都不愿改变现状,即便陈宇宙因为不堪能力和精力的重负已经频频对自己不恭的情况下依然如此。
在技术决策上犯的错使肖岩其他所有的错误都显得微不足道,也是导致最终结局的主要原因。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肖岩想他一定不会再是那只掉在井底的青蛙,他会毫不犹豫地组建一个全新的技术团队,绝不再会受那些他一厢情愿的人情所累,不会为了照顾某人的感受用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家的利益优作为赌注……
早安,五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