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份的某一天,毫无征兆的,我从睡意中醒来,发现窗外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空气清凉潮湿,天空和水泥建筑蒙上一层灰蒙蒙色彩。
我在一片灰暗中摸到手机,解屏,淡蓝色屏幕上显示凌晨五点钟,放下手机,很想就此倒头睡去,但困意却像沥青马路上的灰尘,被夏天的雨给冲刷的一干二净。
于是我站起身,百无聊赖,走到窗前发了一会呆。
那个时候,我刚走出校园的大门,来6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找了一份还算过得去的工作,但说不上喜欢,也提不起兴趣。
生活节奏单调又枯燥,但日子不给我喘息的机会,他逼着我努力地去调节和适应。日子久了,脸上的笑容少了很多,能想起真正开心的时刻,也变得屈指可数。
我在公司附近租了个小巧的出租房,庆幸的是,他有一面宽敞明亮的窗户,透过窗户望过去,可以看到小区里成片的樟树林、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熙熙攘攘的路边摊,以及亮着红色霓虹灯的家具城,充满着烟火气息。
窗户上用红色胶带贴着四个大字:美容美发。
看得出来,这里曾经是一家小巧又赔本的美容店。
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雨下得更大了,偶尔还能听到从厚实的云层里传来的声响,我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突然有点难过。
可能实在是太孤独了。
寂寞可以打发消遣,孤独却像是得了一场重病,他一点一点侵蚀着你的内心,让你双目触及之处,全都变得灰暗起来,仿佛身旁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和自己无关。
而快乐是别人的,你只能静悄悄的躲在某个角落里,慢慢舔舐自己的伤口,直到他不药而愈。
2
如果我问,在那段最艰难孤独的岁月里,你是怎么度过的?
可能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就像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一样。
你可能回答,在那段日子里,我拼命的结交朋友,混进那些看上去热闹,但其实并不适合自己的圈子,即使强颜欢笑,也不愿意一个人孤独的像条狗。
你也可能沉溺于胡吃海喝中,既然填不饱内心,就填饱自己的胃。但一个人的时候,莫名其妙的,还是偶尔会孤独落泪。
你也可能让自己麻痹在网剧和游戏里,只需要让神经处在兴奋的边缘,好像就能把孤独感驱散,但一阵狂欢之后,你可能会陷入更大的空虚中。
而我的回答可能和你不一样。
3
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我承认自己是孤独的。大方的承认这一点,你就会坦然放松了很多。
所以,慢慢的,我习惯一个人站在窗户前发呆;习惯一个人坐在床上,拱起双腿,把kindle平摊在上面,看王小波的小说集;习惯一个人去吃饭、去散步;也习惯定时的搓洗衣服,擦洗身体的每个角落。
日子过得平淡又索然无味。但在这样孤独的日子里,我也开始发现,身边还是有一些欢快、细碎、又温柔的片刻。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发现,人间还是值得留恋的。
比如说,在我站在窗户前发呆的时候,像蛋黄一样的落日下,我看到年轻的妈妈,牵着刚会走路的女儿,在草坪上小心翼翼的散步;
对着发出淡蓝色光的Kindle,看到王小波那丑陋的脸在对我说:寂寞就是可以做一切事的自由,这是因为你做什么都没人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理会。
并且告诉我,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习惯了小区旁边的镇江面馆,最爱里面的酸辣粉加肉丸;
在广场散步的时候,吹着风儿听着歌,有时候再吸一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养乐多。
这个时候,我就觉得,孤独好像并不是那么可怕了。
4
后来,我慢慢适应了这种一个人的生活,开始主动在索然无味的日子里,找到那些温暖、闪着光的片刻来。
我记得那是秋天的某一天,下班后我换上一套清爽的短衬衫,夹着拖鞋走在余热还未散尽的柏油路上,去理发店把头发剪到很短,洗干净,吹干,走出理发店的时候,清凉的风灌进脖子里,舒适,温煦。
晚上九点钟,马路旁还有喧嚣的大拍档,四周有忽明忽暗的灯火,有人在用话筒高唱伍佰的歌,歌声传到出租房的卫生间里,我就在里面认真的擦洗身体的每个角落。
虽然明天还是要继续早起上班,还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事等着我去处理,还是有很多的烦恼和忧伤,但都无所谓了,至少这一刻,我是快乐和满足的。
人生已经很艰难了,正是这样的时刻,才能让我们和孤独握手言和,撑着我们继续向前。
而人们对于生活的热情是脆弱和短暂的,只有寻找这样的时刻,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