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老师的灵魂三部曲再版了,我翻开《西夏咒》,开始了第二次阅读。此番重读,较之四年前,虽然明白了一些,但仍然跟兴婷说的感觉一样:我就像一根筷子,而《西夏咒》是大海,筷子是无法探测大海的深度的。我索性就收了那想探测的心,只管放空了自己,全力去感受大海的博大,然后从大海中汲取几朵浪花,滋养自己的灵魂。
《西夏咒》对于能读懂它的人来说,是宝贝,我虽然不能完全读懂它,但是我能感觉到它是难得的宝贝,那些我读不懂的部分,是因为我还不够资格。读书是需要资格的,这个资格不是文凭、不是职位、更不是金钱,而是心灵的高度和厚度。现在不懂,没关系,只要我不放弃升华自己、完善自己,总有一天会懂的。今天的我不是比四年前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吗?我从来都不是吝啬的人,得到了宝贝,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也能从大海中汲取一点营养,成长自己。
读《西夏咒》,我最强烈的感觉是震撼,其次是感觉作者借助书中人物跟我们说了很多真心话,那种说,甚至有一种苦口婆心的味道。
一、震撼的是那一个个事件和那些事件中形形色色的人的心,以及不同的心所做出的不同行为,还有不同行为导致的不同结局。震撼之余,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
(一)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升华的心灵和一颗警醒的心,是很容易被环境裹挟而堕落的。最可怕的是,在一个堕落的群体里,每个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堕落。
1.雪羽儿听妈的话下山给舅舅一家送吃的,却险些被舅舅一家杀死吃掉。
2.阿番婆为了活下去,引诱路过的人进入房间,然后乘人不备将来人敲死,然后将死人吃掉。
3.为了扭转在与明王家抢水时的劣势,谝子们想出了让瘸拐大妈死,嫁祸给明王家的办法。瘸拐大开始很坚决地反对,但是当自己的身体受到威胁时,他选择了牺牲妈的命。
在面临死亡威胁时,亲情、爱情,都显得那么卑微。在特殊的环境里,如果没有向上的心,没有向上的力量牵引,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舅妈”、成为“阿番婆”、成为“瘸拐大”。
(二)“很多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通过一些事件反思自己是否就是这很多虽活已死的人中的一个?面对恶行,面对强权,有几个人敢于说“不”?有几个不是麻木的看客呢?
1.雪羽儿在看到村里的惨象后,为了不让村里人饿死,去偷村里的战备粮,偷偷地放在每家门外,使很多濒临死亡的人活过来了,但是当雪羽儿被抓,要被谝子们轧折腿时,村里人竟没人敢提出异议,甚至有的还很兴奋,成了谝子们的拉拉队。反而是黄犍牛为了不压到雪羽儿选择了牺牲自己,人的恶和冷漠,让人实在已经不是人了,连动物都不如。动物还知道感恩,老山的熊一家因为雪羽儿妈帮忙接生而始终心怀感恩,尽力图报。而那些曾经得到雪羽儿冒着生命危险偷出的粮的村民,不但不感恩,反而恩将仇报。
2.在雪羽儿被劳教的日子里,雪羽儿妈为了活命,摘了几把麦子充饥,被族丁抓住。谝子为了杀一儆百,要煮雪羽儿妈,有些人不忍,但是在谝子追问下,却都陆续举起了“同意”的手。在整个烧煮的过程中,只有琼试图阻止恶行,却被绑起来只能大哭着求人们放了雪羽儿妈。其他人,或者做帮凶,或者做看客,最有良知的举动也不过是闭了眼睛。
如果我们在现场,我们会是谁?
不要以为书中的描写只是故事,其实类似的场面经常在现实中上演。比如,看到小偷偷东西,因为惧怕小偷同伙的强悍,大多数人都沉默着,没有几个人敢站出来的。大街上看到一群人打一个人时,周围同样围满了麻木的看客。
(三)当绝大多数人都昏睡时,是不允许有人清醒的。老子说,要“挫其锐”,要“和光同尘”,真是太重要了。否则,你就成了人们眼中的钉,总要遭遇被“修理”的命运。
1.雪羽儿和雪羽儿妈所遭遇的磨难,就是因为雪羽儿的与众不同,因为雪羽儿的脱俗和美丽,因为雪羽儿的武功,被那些普通人视为对自己的挤压。
2.阿甲的被烧死,也是因为阿甲的不同,大家都信任怙主,他却说“怙主也打呼噜,怙主也得佛印证,佛也得由心印证,最终都得心印证。”让大家对怙主没了信心,所以大家就得让他死。
金刚家要烧死阿甲时,明王家来人说“你们不要,我们要,我们正缺一个放咒呢,都昏昏欲睡了。”金刚家吼“不给,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他们要,偏不给。”结果,阿甲真的就被活活烧死了。
由此想到刚看的一个短片,两个男孩子的关于鞋子的故事。“如果不是我的,我会把我得到的还给你;如果我无法得到,我会把我有的给你。”
3.“他看到人们都吃惊地望他们。琼明白,他们已得罪了群众。在群众都想吃人时,他们却想救人;在群众都想抢粮时,他们却想守戒。琼忽然读出了群众眼中对他的仇恨。他明白,在整个人类都污染了时,任何想洁身自好者,都会是人民的公敌。”
4.打虎马的命运,因为长了长鬃,人看着不顺眼,别的马都是短鬃,凭什么你长长鬃?所以长鬃被剪,结果打虎马就没有了打虎的本事,就被虎吃掉了。
(四)贪婪者、仇恨者、高尚者,不同的心铸就了不同的命运。
铁鹞子残忍追杀仇人的后代,却最终被蒙古兵灭族;蒙古人疯狂屠城、烧杀抢掠,再强悍的蒙古最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而过,死亡来临时,一样一无所有,带不走一丝一缕。那些作恶者——谝子、宽三等,虽然没有短命,但却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痛苦纠缠至死。
还有澄金石的命运,更加鲜明地示现了贪婪的恶果。
在恶的氛围里,那一点善的火苗,扑腾不了几下,就被压灭了,但还有火星,只要火星还在,就迟早会发出光明。对于自己不想升华的人,再有本事的人也是救不了的。久爷爷、吴和尚、琼、雪羽儿就是那善的火种,虽然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仍然不改初衷,最终升华了自己。
二、作者想告诉读者的话:
1.上师传的最坚韧的护轮是慈悲,上师还传了世上最黑的咒语,最黑的咒语也叫“慈悲”。
2.人类最可怕的不是屠杀,而是对屠杀的讴歌。你只要翻开历史,就会发现人类顶礼膜拜的,其实是屠杀自己同类的人。杀人越多,可能越被认为是英雄,如拿破仑、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曾国藩等。这是整个人类的堕落,也是历史书写者和文学参与者的罪恶。
杀人者因为有其强权基础和欲望引诱,会情不自禁地进行屠杀。当人们无法制止其屠杀时,就不能不忍受命运的苦难。但我们必须明白一点,那屠杀是罪恶,是必须谴责的,决不能讴歌。这时的讴歌比屠杀本身更值得诅咒。因为屠杀者终究会因肉体和生命的消失而终止罪恶,那“讴歌”却可以依托文化传递给后人,在人类心灵中植入恶的基因。而一遇到适宜的气候,那恶的种子,就会发芽、生根、开花,长出杀性更重的屠夫来。
3.约翰叹息道:“就是。你的思维超前一年,叫先驱;超前五年,是圣人;超前十年,就成疯子了;超前百年,必是妖魔无疑。”
舅舅说:“你那经,我看了。那人,也是菩萨。这话,我只对你一人说。一有人,我就会说,你传的是邪教。”
约翰问“为啥?”
“谁都需要我这样说——要是我不想成妖魔的话。我明白,你的博爱,我们叫慈悲......”
4.肉体的梦魇往往会变成灵魂的梦魇。你不瞧那些饿死鬼们,他们的肉体挨了饿,灵魂不照样在号哭吗?
5.人们对修理吴和尚最感动过瘾,原因是他曾受到过人们的敬仰。许多时候,对一种东西的敬仰其实也等于那东西对你的挤压。那时,揍他最凶的,往往是以前对他最恭敬的人。
6.一个人活着,得说自己该说的话。有时候,该你说话你却装糊涂的话,那也是无耻。
7.久爷爷的歌:
世事本无常,世人贪其实,
因实而生贪,因贪而显痴。
因痴遂有嗔,嗔心何时息?
心息则灾息,心贪则火炽。
山川并大地,本是因缘聚,
虽显诸形色,觅其自性无。
奉劝世上人,窥破真面目。
无执亦无舍,无嗔亦无怒。
奉劝世上人,何必太痴迷。
万境转瞬空,万缘带不去。